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叔的意思解释

又部8画左右结构U+53D4

又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形声字

HICY

YFE

IDKX

27940

0647

4269

U+53D4

21123454 竖、横、横、竖钩、撇、点、横撇/横钩、捺

𠁮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shū

基本解释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伯、仲、~、季。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父。大~。

丈夫的弟弟。小~子。~嫂。

拾:“九月~苴”。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兼形声。同本义 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

pick up;

形容词

1.假借为“少”。年幼的。

者,少也。 《白虎通 · 姓名》父之兄弟后生为父,父之弟妻为母。又夫之弟为 《尔雅》伯某甫,仲季,唯其所当。 《仪礼 · 士冠礼》

young;

2.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继幽沦。 唐 ·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3.末;衰。

同姓小邦,则曰父,异姓小邦,则曰舅。 《仪礼 · 觐礼》世也。 《汉书 · 刑法志》。注:“晚世也。”然所遇之时,实是世。 《晋书 · 刘颂传》

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

last; weak; feeble;

名词

1.称父亲的弟弟。

数吕师孟侄为逆。 宋 · 文天祥《指南录 · 后序》

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于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

uncle;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2.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 [husband';s younger brother]。

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子,也得娶老婆。 鲁迅《祝福》

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

3.通“菽”。豆类的总称。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 《庄子 · 列御冠》粟当赋。 《汉书 · 昭帝纪》

beans;

4.姓。

国语辞典解释


shú

详细解释

1.称谓:(1) 用以称父亲的弟弟。

叔父、叔侄。(2) 用以称丈夫的弟弟。如:小叔。(3) 用以称父亲平辈朋友中年纪小于父亲的人。如:王叔叔。

2.姓。如汉代有叔寿。

1.兄弟中排行第三的。

《仪礼 · 士冠礼》:“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2.衰微、衰末。参见“叔世”、“叔季”等条。

两岸词典解释


shú

详细解释

1.叔父;父亲的弟弟。

三叔、叔姪。

2.称呼和父母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张叔、世叔。

3.丈夫的弟弟;小叔子。

叔嫂。

4.兄弟排行第三的人(古人以伯、仲、叔、季为兄弟长幼的排行次序)。

5.姓。

外语翻译


  •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 Onkel (S)​, tertiär (Adj, Chem)​, Shu (Eig, Fam)
  • oncl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又部 )

古文: 𡭫𠁮𢆑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式竹切,音菽。說文》:拾也。从又,尗聲。汝南謂收芋爲叔。【徐曰】收拾之也。詩・豳風》:九月叔苴。【註】拾也。

又,《玉篇》:伯叔也。廣韻》:季父也。釋名》:叔,少也。幼者稱也。

又,《爾雅・釋親》:婦謂夫之弟曰叔。

又,《玉篇》同「尗」,豆也。前漢・昭帝紀》:得以叔粟當賦。【註】師古曰:叔,豆也。

又,姓。韻會》:魯公子叔弓之後。漢光武破虜將軍叔壽。

又,《集韻》或作𡬧玉篇》:俗作𠦑

又,《集韻》:昌六切,與俶。同。說文》:善也。》:令終有俶。

注解

〔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又部

〔叔〕字拼音是s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尗、又,五行属

〔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ū] ⑴ 兄弟排行次序第三⑵ 父亲的弟弟,亦称跟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男子⑶ 丈夫的弟弟⑷ 拾:“九月~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竹切頁碼90頁,第6

異體𠦑

叔拾也。从又尗聲。汝南名收芌爲叔。

𡬧

𡬧叔或从寸。

附注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攷釋》:「叔字……以金文字形而言,實乃从又持戈以掘芋也。」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叔字从又執弋,小點象土形,故本義為以木樁插土。金文『又』旁或作『丑』旁,秦簡或作『寸』,都是同義偏旁互換。《說文》或體即承秦簡此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尸竹反頁碼246頁,第3行,第2

𡬧拾也。從又尗聲。汝南名收芌爲叔。

鍇注臣鍇曰:「收拾之也。」

反切………頁碼246頁,第4行,第1

叔或從寸。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式竹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61頁,第6許惟賢208頁,第2

𡬧拾也。

段注《豳風》。九月叔苴。毛曰:叔,拾也。按《釋名》。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於其雙聲曡韵假借之。假借旣久。而叔之本義鮮知之者。惟見於《毛詩》而巳。

从又。

段注於此知拾爲本義也。

尗聲。

段注式竹切。三部。

汝南名收芌爲叔。

段注言此者,箸商周故言猶存於漢之汝南也。

叔或从寸。

段注又寸皆手也。故多互用。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