疦
疒部9画半包围结构U+75A6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集韻》𡘋呼決切,音血。《廣韻》:瘡裏空也。《集韻》:瘡大者疦。
又,《唐韻》、《集韻》𡘋古穴切,音玦。《說文》:𤺉也。《五音集韻》:𤺉者,口咼也。
注解
〔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疦〕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é、xu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夬。
〔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口歪斜。㈡ [xuè] ⑴ 疮里空。⑵ 疮大。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穴切頁碼第246頁,第15字續丁孫
疦
𤺉也。从𤕫,𣲺省聲。
附注段玉裁注作「夬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古血反頁碼第630頁,第5行,第3字述
𤺉也。從疒,決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94頁,第5字許惟賢第610頁,第11字
𤺉也。
段注《廣韵》云:瘡裏空也。今義也。
从𤕫。夬聲。
段注古穴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