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
国语辞典解释
鍵键
jiàn详细解释
名
1.门闩。
《淮南子 · 主术》:“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
2.车辖。安装在车轴两端,使车轮不脱离车轴的铁棍。
周 · 尸佼《尸子 · 卷下》:“文轩六𫘝,题无四寸之键,则车不行。”
3.钢琴、风琴等乐器或电脑、打字机等机器上用手指按压的小板装置。
琴键、黑键、字键。
4.比喻机关或事物的扼要部分。
关键。
两岸词典解释
鍵键
jiàn详细解释
1.《书》插门的金属棍;门闩。
五寸之键,制开阖之门、关键。
2.某些乐器、电脑、家用电器等用手按动后使进入或停止工作状态的部件。
琴键、键盘、控制键、功能键。
3.使轴跟皮带轮或齿轮连接在一起一同转动或兼作轴向滑动的机械零件。
外语翻译
- door bolt, lock bolt; key
- Bindung, Keil, Taste (S, Chem)
- clé, clef, touche (de piano ou clavier)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渠偃切;《韻會》:巨偃切,𡘋音楗。《說文》:鉉也。一曰車轄也。
义又,《韻會》:籥牡也。《禮・月令》:修鍵閉。【註】鍵牡閉牝也。【疏】凡鏁器,入者謂之牡,受者謂之牝,俗云鎖須閉者,鎖筒也。《周禮・地官》:司門掌授管鍵。《小爾雅》:鍵謂之鑰。
义又,揚子《太𤣥經》:𦴑鍵挈契。【註】𦴑,乖也;鍵,析也。
义又,星名。《前漢・天文志》:鍵閉一星近鉤鈐,主關鑰,謂之天鍵。
义又,通作健。《前漢・司馬遷傳》:大道之要去健羨。服虔曰:門戸健牡也。
又,《廣韻》:其輦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展切,𡘋音楗。又,《廣韻》、《集韻》𡘋紀偃切,音湕。又,《集韻》:九件切,音蹇。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渠焉切,音乾。又,《集韻》:渠建切,音健 —— 𡘋籥牡也。
义《玉篇》亦作鑳。
注解
〔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鍵〕字拼音是j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建。
〔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àn] ⑴ 见“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渠偃切頁碼第465頁,第20字續丁孫
鍵
鉉也。一曰車轄。从金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其獻反頁碼第1090頁,第3行,第2字述
鉉也。從金建聲。一曰車轄。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渠偃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16頁,第5字許惟賢第1225頁,第2字
鉉也。
段注謂鼎扃也。以木橫關鼎耳而舉之。非是則旣炊之鼎不可舉也。故謂之關鍵。引申之爲門戶之鍵閉。《門部》曰:關,以木橫持門戶也。門之關猶鼎之鉉也。
从金。
段注此以木爲而字从金者,系於鼎而言之也。抑易言金鉉,則鍵有金飾之者矣。
建聲。
段注渠偃切。十四部。
一曰《車舝》。
段注各本作轄。今正。轄雖亦訓鍵,而非正字也。《舛部》曰:舝,車軸耑鍵也。謂鐵貫於軸耑,如鼎鉉之貫於鼎耳。
白话解释
键,贯通鼎耳的金属横杠。一种说法认为,“键”是车辖,安插在车轴两端以固定车轮位置的小铁栓。字形采用“金”作边旁, “建”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及楷書字形皆為從金、建聲。「金」金粒,作為形符,表示義與金屬有關;「建」為朝廷立法,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大陸通行規範字作「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