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梮的意思解释

木部11画左右结构U+68AE

木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SNNK

DSSR

FXYJ

47927

U+68AE

12345135251 横、竖、撇、点、横折、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上山穿的钉鞋。一说上山坐的滑竿一类的乘具:“泥行乘毳(橇),山行则~。”

抬土的器具。

古人吃饭时的一种器具。

古代占卜时用的器具;亦指棋盘。

详细解释

名词

1.有锥的屐,山行时安在鞋上防滑。一说为登山的轿。

泥行乘毳,山行则 《汉书》

apiked clogs;

2.同“挶”。抬土的工具。

收而场功,偫而畚 《国语》

carrying pole;

国语辞典解释


详细解释

1.古代送饭食的器具。

《广韵 · 入声 · 烛韵》:“梮,舆食器也。”

2.运土的器具。

《国语 · 周语中》:“收而场功,㣥而畚梮。”三国吴 · 韦昭 · 注:“梮,举土之器。”

3.行走山路时安装在鞋底的锥形物,有防滑的作用。

《汉书 · 卷二九 · 沟洫志》:“泥行乘橇,山行则梮。”

两岸词典解释


详细解释

1.《书》古代抬举食物的用具。

2.《书》古代一种抬土的器具。

收而场功,而畚梮(《国语‧周语中》)。

3.《书》安装在鞋底的锥形物。用于行走山路时防滑。

泥行乘橇,山行则梮(《汉书 · 卷二十九 · 沟洫志》)。

外语翻译


  • snowshoe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

唐韻》:居玉切;《集韻》:拘玉切,𡘋音拲 —— 輿食器。

又,《正韻》:居六切,音掬。前漢・溝洫志》:禹治水,山行則梮。如淳曰:梮謂以鐵爲椎頭,長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

又,《集韻》:衢六切,音局。博雅》:曲道栻梮也。

注解

〔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梮〕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局

〔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ū] ⑴ 上山穿的钉鞋。一说上山坐的滑竿一类的乘具:“泥行乘毳(橇),山行则~。”⑵ 抬土的器具。⑶ 古人吃饭时的一种器具。⑷ 古代占卜时用的器具;亦指棋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俱燭切頁碼190頁,第13

㮂舉食者。从木具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具,會意,具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俱燭反頁碼480頁,第7行,第1

㮂舉食者。從木具聲。

鍇注臣鍇曰:「如食牀,兩頭有柄,二人對舉之若今牀。」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俱燭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045頁,第3許惟賢460頁,第6

㮂所㠯舉食者。

段注所㠯二字今補。按㮂梮二字同。㮂,四圍有周。無足。置食物其中。人舁以進。別於案者,案一人扛之。㮂二人對舉之也。《漢書・溝洫志》。山行則梮。韋昭曰:梮,木器。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左傳》襄九年。陳畚梮。杜曰:梮,土轝也。梮同㮂。人轝,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史記》梮作檋。許則云山行乗欙。而盛土之梮《孟子》、《毛傳》皆謂之虆。虆卽欙字。梮卽㮂字。應劭注《漢書》曰:梮,或作欙。爲人所牽引也。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故曰欙。孔沖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乃誤字也。

從木。𥃲聲。

段注俱燭切。古音在四部。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