㒸
八部9画上下结构U+34B8
意思解释
㒸
suì基本解释
①同“遂”。順,順從。《説文•八部》:“㒸,从意也。”《玉篇•八部》:“㒸,從意也。今作遂也。”
②同“歲”。《字彙補•八部》:“㒸,又古文歲字。陸賈《春秋後語》:‘董公八十二㒸,以遮道説功封為侯。’”
外语翻译
- (same as U+9042 遂) to obey; to comply with; to follow the wishes of another, (an ancient form of U+6B72 歲) a year, age, the harvest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徐醉切,音燧。《玉篇》:今作遂。《增韻》:俗作㒸,非。
注解
〔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八部。
〔㒸〕字拼音是su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丷、豕。
〔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uì] ⑴ 同“遂”。順,順從。《説文•八部》:“㒸,从意也。”《玉篇•八部》:“㒸,從意也。今作遂也。”⑵ 同“歲”。《字彙補•八部》:“㒸,又古文歲字。陸賈《春秋後語》:‘董公八十二㒸,以遮道説功封為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徐醉切頁碼第36頁,第2字續丁孫
㒸
从意也。从八豕聲。
附注按:金文像豕中矢之形。或從𨸏,從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夕醉反頁碼第115頁,第1行,第1字述
從意也。從八豕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徐醉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3頁,第3字許惟賢第86頁,第2字
从意也。
段注从,相聽也。㒸者,聽从之意。《司部》曰:䛐者,意內而言外也。凡全書說解。或言䛐。或言意。義或錯見。言从意,則知㒸者从䛐也。言䛐之必然,則知尒者必然意也。隨从字當作㒸。後世皆以遂爲㒸矣。
从八。
段注有所从則有所背。故从八。
豕聲。
段注豕在十六部。㒸遂在十五部。合韵冣近也。徐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