聉
耳部11画左右结构U+8049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五滑切,瓦入聲。《說文》:無知意也。
又,《廣韻》:魚乙切,音屹 —— 義同。
又,《廣韻》、《集韻》𡘋吐猥切,音腿 —— 聉顡,癡癲貌。
又,《廣韻》:丁滑切,音娺 —— 無所聞也。
注解
〔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聉〕字是多音字,拼音是wà、tuǐ、zh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出。
〔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à] ⑴ 无知意。㈡ [tuǐ] ⑴ 〔~顡〕痴呆癫狂的样子。㈢ [zhuó] ⑴ 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五滑切頁碼第399頁,第20字續丁孫
聉
無知意也。从耳出聲。讀若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誅貀反頁碼第960頁,第6行,第2字述
無知意也。從耳出聲。讀若孽。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五滑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367頁,第5字許惟賢第1029頁,第6字
無知意也。
段注此意內言外之意。無知者其意,聉者其䛐也。《方言》曰:聾之甚,秦晉之閒謂之𦘍。注曰:言聉無所聞知也。疑《方言》之正文本作謂之聉。今本譌。
从耳。出聲。讀若孼。
段注五滑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