蠽
虫部27画上下结构U+883D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姊列切;《集韻》:子列切,𡘋音𩯰。《爾雅・釋蟲》:蠽,茅蜩。【註】江東呼爲茅蠽,似蟬而小,靑色。附詳蜩字註。
义又,《集韻》同「蚻」,蜻蜻也。詳蚻字註。亦作𧓷。
注解
〔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蠽〕字拼音是jié,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𢧵、䖵。
〔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é] ⑴ 〔𧓿~〕一种青色的小蝉,如“蝼蛄兮鸣东,~~兮号西。”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子列切頁碼第447頁,第11字續丁孫
蠽
異體𧕾
小蟬蜩也。从䖵𢧵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子列切頁碼第1053頁,第5行,第3字述
小蟬蜩也。從䖵𢧵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子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96頁,第8字許惟賢第1173頁,第11字
小蟬蜩也。
段注謂蟬之小者也。《釋蟲》曰:蠽。茅蜩。郭云:江東呼爲茅蠽。似蟬而小。靑色。《方言》曰:蟬,其小者謂之麥蚻。郭云:如蟬而小。靑色。今關西呼麥蠽。按茅麥雙聲。蠽蚻同字。郭云:蠽音癰𤻵之𤻵。
从䖵。𢧵聲。
段注子列切。亦音札。十五部。按其字从䖵。故與《虫部》蟬蜩等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