齳
齒部24画左右结构U+9F73
外语翻译
- toothles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魚吻切;《集韻》:牛吻切,𡘋音喗。《說文》:無齒也。《韓詩外傳》:太公年七十二,齳然而齒墜矣。
又,《集韻》:苦本切,音捆 —— 齒見貌。一曰齧也。或作齦。
注解
〔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齳〕字拼音是yǔ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軍。
〔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ǔn] ⑴ 老人无牙的样子:“~然落未已,一往将何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魚吻切頁碼第58頁,第29字續丁孫
齳
無齒也。从齒𠣞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愚藴反頁碼第170頁,第2行,第1字述
無齒也。從齒軍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魚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316頁,第1字許惟賢第141頁,第7字
無齒也。
段注《韓詩外傳》。以爲姣好邪。則大公年七十二。齳然而齒墮矣。
从齒。軍聲。
段注魚吻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