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
意思解释
饴飴
yí基本解释
①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稀。~糖。甘之如~。
②某种糖果。高粱~。
③古同“贻”,赠送。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食,台( yí )声。本义: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 同本义 饴,米煎也。——《说文》 饴,畅也。——《广雅》 枣栗饴蜜。以甘之。——《礼记·内则》 甘如饴蜜。——《论衡·本性》 又
饴浆(用米及麦芽为原料而制成的糖浆);饴蜜(饴糖与蜂蜜);饴饧(饴和饧。
maltose;
形容词
◎甜 。
饴津(甜汁);饴盐(一种带甜味的盐);饴饵(甜美的食物);饴散(饴盐与散盐)
sweet;
外语翻译
- sweet-meats; sweet-cakes; syrup
- Saft (S), Zucker (S), Zuckersaft (S)
- sucre, joi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䬮
《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𡘋音移。《玉篇》:餳也。《六書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釋名》:飴小弱于餳,形怡怡然也。《本草》:膠飴乾枯者曰餳。《詩・大雅》:堇荼如飴。
义又,《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註】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疏】卽石鹽是也。
义又,通作𥹋。《晉書・石崇傳》:王愷以𥹋澳釜。
又,《集韻》、《韻會》𡘋祥吏切,音寺 —— 本作飤。《晉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
义《集韻》亦作𩞫、粠,籀文作𩛛。
注解
〔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飴〕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s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台。
〔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 ⑴ 用麥芽製成的糖漿,糖稀⑵ 某種糖果⑶ 古同“貽”,贈送。㈡ [sì] ⑴ sì ㄙˋ 同“飼”,糧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與之切頁碼第163頁,第16字續丁孫
飴
異體䬮
米糱煎也。从𠊊台聲。
𩛛
籒文飴从異省。
附注丁福保案:「唐寫本《玉篇》飴下載《說文》重文𩞫,今二徐本奪,誤錄饔之籀𩛛,宜刪,而補重文𩞫。」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从食,會把食物送給別人的意思,這個寫法與《說文》籀文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反切寅之反頁碼第409頁,第3行,第2字述
米糵煎也。從食台聲。
鍇注臣鍇曰:「糵,牙糵也。」
反切………頁碼第409頁,第4行,第1字述
籒文飴從異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下反切与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872頁,第2字許惟賢第387頁,第5字
米糱煎者也。
段注者字今補。《米部》曰:糱,芽米也。《火部》曰:煎,𤎅也。以芽米𤎅之爲飴。今俗用大麥。《釋名》曰:餳,洋也。煑米消爛洋洋然也。飴,小弱於餳。形怡怡也。《內則》曰:飴蜜以甘之。
从𠊊。台聲。
段注与之切。一部。
籒文飴。从異省。
段注異省聲。
白话解释
饴,米芽煎熬而成的糖浆。字形采用“食”作边旁,采用“台”作声旁。,这是籀文写法的“饴”字,采用省略了“田”的“異”作声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