箝
⺮部14画上下结构U+7B9D
外语翻译
- tweezers, pliers, tongs, pincers
- befestigen, halten , kleine Zange, Zange (S), Kneifzange (S)
- pinc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𡘋音鉗 —— 鎖項也。《說文》:籋也。《前漢・異姓諸侯王表》:墮城削刃,箝語燒書。
义《集韻》或作𥮠。
注解
〔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箝〕字拼音是qi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拑,五行属木。
〔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án] ⑴ 同“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巨淹切頁碼第144頁,第35字續丁孫
箝
籋也。从竹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勤潛反頁碼第370頁,第4行,第2字述
籋也。從竹拑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曰:「箝語燒書。」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巨淹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779頁,第3字許惟賢第347頁,第10字
籋也。
段注拑,脅持也。以竹脅持之曰箝。以鐵有所劫束曰鉗。書史多通用。
从竹。拑聲。
段注巨淹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