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瀎的意思解释

氵部17画左右结构U+700E

氵部

17画

14画

左右结构

IALT 86,IALW 98

ETWI

VEHS

34153

U+700E

44112225221134534 点、点、提、横、竖、竖、竖、横折、竖、竖、横、横、撇、点、斜钩、撇、点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miè

基本解释

〔~潏( shù )〕(水)急速流动的样子,如“没滑~~。”

基本解释

涂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

廣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𡘋音末。說文》:拭滅貌。一曰塗也。揚子《方言》:淨巾謂之瀎布。

又,《廣韻》、《集韻𡘋莫結切,音蔑 —— 瀎潏,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沒滑瀎潏。

注解

〔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miè、m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蔑

〔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iè] ⑴ 〔~潏( shù )〕(水)急速流动的样子,如“没滑~~。” [mò] ⑴ 涂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達切頁碼373頁,第13

瀎拭滅皃。从水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門撥反頁碼914頁,第1行,第2

瀎減瀎拭滅皃。從水蔑聲。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曰:「三數叔魚之惡,不爲瀎減。」本此字,今作末,假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達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2240頁,第3許惟賢975頁,第2

瀎瀎,泧,

段注二字各本奪。今依全書例補。

飾滅皃。

段注飾各本作拭。今正。《又部》曰:㕞,飾也。《巾部》曰:飾,㕞也。許書無拭字。飾拭古今字。今本《說文・又部》作拭。而《五經文字》所引不誤。拭滅者,拂拭滅去其痕也。瀎泧,今京師人語如此。音如麻沙。《釋名》曰:摩娑猶末殺也。手上下之言也。《巾部》帴字下曰:讀如末殺之殺。末殺,《字林》作抹摋。卽瀎泧也。異字而同音義。

从水。蔑聲。

段注莫達切。古在十二部。入聲。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