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意思解释
答
dá基本解释
①回话,回复。回~。对~。~辩。~复。~案。对~如流。
②受了别人的好处,还( huán )报别人。报~。~报。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竹,合声。
① 本义:以竹补篱。
② 答谢,报答。
2.回话;应对。
听言则答。 既发则答君而俟。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渔歌互答。 皆缄口不答。
应答如流;答教(预先写好的准备答问的书面文字);答言(用言语回答);答语(回答的话;应对的话)
reply; answer;
3.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适不答兹谓不次。 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
答施(报答恩惠);答效(报效;为报答恩德而为对方尽力)
reciprocate(another's kindness, favor,etc.);
形容词
1.粗厚 。
答布(粗厚的布)
coarse and thick;
2.另见 dā。
国语辞典解释
外语翻译
- answer, reply; return; assent to
- Antwort (S), antworten (V)
- adresser la parole, répondre à un salut, faire attention à, s'occuper de, répondre, rendre, payer de retour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畣 、 畗
《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𡘋音溚。《篇海》:竹䇱也。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
义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
义又,水名。《水經注》:婁𣵠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
义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
义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义《廣韻》亦作荅。
注解
〔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á、d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合,五行属木。
〔答〕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是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á] ⑴ 回话,回复⑵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 huán )报别人㈡ [dā] ⑴ 义同( dá ),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都合切頁碼第16頁,第9字續丁孫
荅
小尗也。从艸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反切都錔反頁碼第64頁,第6行,第1字述
小尗也。從艸合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一下反切都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88頁,第5字許惟賢第38頁,第5字
小尗也。
段注禮注有麻荅。《廣雅》云:小豆荅也。叚借爲酬荅。
从艸。合聲。
段注都合切。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