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鍰的意思解释

金部17画左右结构U+9370

金部

17画

9画

左右结构

QEFC 86,QEGC 98

CBME

PPGX

82147

U+9370

34112431344311354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点、点、撇、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的笔顺

意思解释


huán

基本解释

量詞。古代重量單位。《説文•金部》:“鍰,鋝也。”《集韻•綫韻》:“鍰,量名。”

錢幣。《廣韻•删韻》:“鍰,錢也。”

通“環”。圓環。《正字通•金部》:“鍰,與鐶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代重量單位,或說等於六兩,或說等於六兩半。

墨闢疑赦,其罰百,閱實其罪。 《書 · 呂刑》

huan, a unit of weight used in ancient China;

2.錢幣。

便是自認罰,也得有個數目,好據供入責。 《兒女英雄傳》

money;

3.通「環」。圓環。

倉琅根,宮門銅也。 《漢書 · 孝成趙皇后傳》木門倉琅根,謂宮門銅,言將尊貴也。 《漢書 · 五行志》

ring;

国语辞典解释


huán

详细解释

1.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有六两、十一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为一锾的说法。

《书经 · 吕刑》:“墨辟疑赦,其罚百锾。”

2.金钱。

唐 · 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

两岸词典解释


huán

详细解释

量词。古代用于计算重量。一般认为一锾为六两。后来泛指金钱。

罚锾。

外语翻译


  • measure; money, coins
  • Geld (S)
  • (ancienne unité de mesure de masse)​, monnai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

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𡘋音還。說文》:鋝也。玉篇》:六兩也。小爾雅》:二十四銖曰兩,有半曰捷,倍捷曰舉,倍舉曰鋝,謂之鍰。宋咸曰:舉三兩,鍰六兩。書・呂𠛬》:其罰百鍰。【傳】六兩曰鍰。鍰,黃鐵也。【釋文】鍰,戸關反 —— 六兩也。鄭及《爾雅》同。說文》云六鋝也。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馬曰〔馬同〕。又云:賈逵說俗儒以鋝重六兩,《周官》劒重九鋝,俗儒近是。【疏】〈考工記〉云:戈矛重三鋝。馬融云:鋝,量名,當與〈呂𠛬〉鍰同;俗儒云鋝六兩爲一川,不知所出耳。鄭康成云:鍰,稱輕重之名。今代、東萊稱,或以大半兩爲鈞,十鈞爲鍰。鍰重六兩大半兩,鍰、鋝似同「也」,或有存行之者。十鈞爲鍰,二鍰四鈞而當一斤。然則鍰重六兩三分兩之二,《周禮》謂鍰爲鋝,如鄭康成之言,一鍰之重六兩,多於孔、王所說,惟挍十六銖爾。黃鐵,今之銅也。互詳鋝字註。

又,與環同。前漢・五行志》:宮門銅鍰。【註】鍰,讀與環同。

又,《集韻》:胡慣切,音患。又,《五音集韻》:王眷切,音院 —— 義𡘋同。

又,《韻補》叶胡涓切,音懸。蘇軾〈月華寺〉詩:天公胡爲不自憐,暮使百鎰朝千鍰。

考證

卷目:考證・戌集上 部首:金部 )

《書・呂𠛬》其罰百鍰。《釋文》鍰,戸關反。六兩也。鄭及爾雅同。《說文》云六鋝也。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馬曰

謹照原文馬曰改馬同。

注解

〔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鍰〕字拼音是hu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爰

〔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án] ⑴ 量詞。古代重量單位。《説文•金部》:“鍰,鋝也。”《集韻•綫韻》:“鍰,量名。”⑵ 錢幣。《廣韻•删韻》:“鍰,錢也。”⑶ 通“環”。圓環。《正字通•金部》:“鍰,與鐶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戶關切頁碼467頁,第24

鍰鋝也。从金爰聲。《罰書》曰:「列百鍰。」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戶刪反頁碼1094頁,第5行,第1

鍰鋝也。從金爰聲。《虞書》曰:「罰百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戸關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30頁,第1許惟賢1231頁,第1

鍰鋝也。

段注尚書《釋文》引六鋝也。六誤衍。鄭注《攷工記》曰:許叔重《說文解字》云:鋝,鍰也。今東萊謂大半兩爲鈞。十鈞爲環。環重六兩大半兩。鍰鋝似同矣。《周禮》職金《正義》曰:夏侯,歐陽說。墨罰疑赦。其罰百率。古以六兩爲率。古尚書說百鍰。鍰者,率也。一率,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百鍰爲三斤。鄭玄以爲古之率多作鍰。玉裁按古文尚書呂㓝作鍰。今文《尙書》作率。亦作𨕖。或作饌。《史記・周本紀》作率。《尙書大傳》一𩜹六兩,作𩜹。《漢書》蕭望之傳金𨕖之法,作𨕖。皆今文尚書也。今文謂率六兩。說古文者謂鍰六兩大半兩。許用古文說者也。百鍰爲三斤。正與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數相合。

从金。爰聲。

段注戶關切。十四部。

書曰:

段注古本作書曰。趙本作《虞書》曰。今按當作《周書》曰。

罰百鍰。

段注呂㓝文。東原師曰:鍰,鋝篆體易譌。說者合爲一。恐未然也。鍰當爲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攷工記》作垸,其叚借字。鋝當爲六兩大半兩。《史記》作率,《漢書》作𨕖,其假借字。二十五鍰而成十二兩。三鋝而成二十兩。呂㓝之鍰當爲鋝。《弓人》膠三鋝當爲鍰。一弓之膠,三十四銖二十五分銖之十四。不得多至二十兩也。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