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
匚部14画半包围结构U+5331
国语辞典解释
外语翻译
- to lack
- erschöpft, abgehetzt , fehlend, mangelnd
- épuisé, défectueux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𡘋音蕢。《說文》:匣也。从匚,貴聲。《六書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次爲匣,小爲匵。《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义《韻會》或作鐀,俗作櫃。
义又,《說文》:一曰乏也。《廣韻》:竭也。《詩・大雅》:孝子不匱。
义又,與簣通。《前漢・王莽傳》:綱紀咸張,成在一匱。
义又,姓。《廣韻》:何氏《姓苑》云:今廬江人。
注解
〔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匚部。
〔匱〕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uì、guì,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匚、貴。
〔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uì] ⑴ 均见“匮”。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求位切頁碼第425頁,第17字續丁孫
匱
匣也。从匚䝿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求位反頁碼第1014頁,第7行,第1字述
匣也。從匚貴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求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544頁,第6字許惟賢第1105頁,第8字
匣也。
段注匱之義引申爲竭。《大雅》。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傳曰:匱,竭也。凡物淥藏之則有若無,實若虛。故匱之引申爲竭,爲乏。竭,水渴也。乏,反其正也。
从匚。䝿聲。
段注求位切。十五部。俗作櫃。《史記》石室金鐀。字作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