㲽
氵部6画左右结构U+3CBD
意思解释
基本释义
㲽
◎同“涊”。
外语翻译
- name of a river in today's southwest of Shanxi Province, the wet things attach or stick up to each other, dirty and muddy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乃見切,音睍。《說文》:水也,出上黨。
又,《廣韻》:式羊切;《集韻》:尸羊切,𡘋音商 —— 水名。
又,《集韻》:爾軫切,音忍 —— 沴㲽,濕相著也。
注解
〔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iàn、rěn、x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見切頁碼第365頁,第6字續丁孫
㲽
水也。从水刃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耳引反頁碼第894頁,第4行,第1字述
水名也。從水刃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見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174頁,第1字許惟賢第946頁,第1字
㲽水也。
段注《集韵》、《類篇》引《說文》有出上黨三字。又沴㲽與淟涊同。沴涊,溼相箸也。亦垢濁也。
从水。刃聲。
段注乃見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