䁙
目部15画左右结构U+4059
外语翻译
- eloquent eyes; to coverse with eyes; to make sheep eyes or passes, to look at; to see, to look up to; to respect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於殄切,音蝘。《說文》:目相戲也。揚子《方言》:視也。東齊曰䁙。凡以目相戲曰䁙。
义又,或作燕。《說文》引《詩・邶風》䁙婉之求,今《詩》作燕。
又,《集韻》:伊甸切,蝘去聲。又,《廣韻》:烏㵎切;《集韻》:於諫切,𡘋音晏。又,《廣韻》:於黠切。《集韻》:乙黠切,𡘋晏入聲 —— 義𡘋同。
义《集韻》或作𥈔、𥍂,亦作𥉛。
注解
〔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䁙〕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ǎn、y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於殄切頁碼第106頁,第10字續丁孫
䁙
目相戲也。从目晏聲。《詩》曰:「䁙婉之求。」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殷典反頁碼第278頁,第7行,第2字述
目相戲也。從目晏聲。詩曰:「䁙婉之求。」
鍇注臣鍇曰:「今詩作嬿。」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於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530頁,第5字許惟賢第238頁,第2字
目相戲也。
段注《方言》。䁙䀩視也。東齊曰䁙。吳楊曰䀩。凡以目相戲曰䁙。
从目。晏聲。
段注於殄切。十四部。
詩曰:䁙婉之求。
段注《邶風》文。按今詩作燕婉。毛曰:燕,安也。婉,順也。許所據作䁙。豈毛謂䁙爲晏之假借,後人轉寫改爲燕與。抑三家詩有作䁙者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