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
意思解释
税稅
shuì基本解释
①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款。~率。~法。~制。~务。
②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禾,兑( duì )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2.同本义。
税,租也。 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初税亩。 税十取一。 有税有赋。 论九税之利。 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tallage;
3.泛指一切赋税。
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 后世有关税、牙税、契税及芦课、茶课、矿课之类,亦税也。 省刑罚,薄税敛。 秘书监杨万里。奏输帛于官,谓之税。
税政(税收政策);税珰(掌管税收的宦官);税敛(税收);税粮(元明两代征收米、麦等实物的赋税);税项(税收的款项);税赋(田赋);税课(赋税);税厘(海关税和厘金税的合称);税租(租税。田租和赋税);税银(税金)
tax;
4.细疏布制的丧服。
公丧之如税服,终身。
税服(用细而疏的布制成的丧服)
fine and thin cloth;
5.利息。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人,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
interest;
动词
1.征收或交纳赋税。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 耕者则重税。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太华之山,悬崖之嵌,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税民(向人民征收赋税);税入(征税收入);税户(纳税户);税名(征税的名目);税吏(旧时的专职征收赋税的人员);税帖(旧时官府给予纳税人的纳税凭证)
levy a tax; pay taxes; collect taxes;
2.租赁。
生跪拜,前致词曰:“闻兹地隙院,愿税以居,信乎?”
税居(租赁房屋);税米(即租米);税屋(租借房屋);税寓(租房居住);税第(税屋);税舍(驻宿的馆舍)
hire;
3.释放,解脱。
郑人所献 楚囚也,使税之。 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 不税冕而行。 吾未知所税驾也。 乃税马于华山,说收于 桃林。
税马(放马);税说(以言语游说他人);税调(放置调度)
unharness;
4.通“禭”。原指向死者赠送衣被 ,后泛指赠人财物。
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 及平原君(朱建)母死,… 辟阳侯(审食其)乃奉百金往税。
税人(以物赠送人);税邑(犹食邑)
present;
5.买卖 。
税契。
trade;
6.息,休止 。
税车(停车);税息(休止憩息)
rest;
外语翻译
- taxes
- Steuer (S, Rechtsw), Shui (Eig, Fam)
- impôt, tax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舒芮切;《集韻》、《韻會》、《正韻》:輸芮切,𡘋音帨。《說文》:租也。《廣韻》:斂也。《禮・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稅。《春秋・宣十五年》:初稅畝。《周禮・天官・司書》:凡稅斂,掌事者受法焉。《前漢・食貨志》:有賦有稅。稅謂公田什一及工商虞衡之入也。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稅給郊社宗廟百神之祀、天子奉養、百官祿食、庶事之費。
义又,《爾雅・釋詁》:稅,舍也。【註】舍,放置。《史記・李斯傳》:我未知所稅駕。【註】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
义又,《韻會》:以物遺人曰稅。《禮・檀弓》:未仕者不稅人,如稅人則以父兄之命。【註】謂遺人。
义又,姓。盛弘之《荆州記》建州信陵縣有稅氏,《千家姓》云河閒人。宋有進士稅挺。
义又,與說通。《詩・衞風》:說于農郊。【註】說,本或作稅。毛云:舍也。
又,《集韻》、《韻會》𡘋吐外切,音駾。《禮・檀弓》:曾子曰:小功不稅,則是遠兄弟終無服也,而可乎。【註】日月已過,聞喪而服曰稅。又,〈服問〉:大功之葛,以有本爲稅。【註】稅,變易也。
又,《集韻》:吐玩切,音彖。《禮・雜記》:夫人稅衣揄狄。【疏】稅謂黑衣也。
又,《集韻》:他括切,音脫。《左傳・成九年》:晉侯見鐘儀,問之。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稅之。【註】稅,解也。
又,《集韻》:輸𤑔切,音說 —— 田賦也。
义又,與悅通。《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脫,成乎文,終乎稅。【註】稅作悅,言禮終卒和悅人情。
义亦與襚通。《史記・陸賈傳》:平原君朱建母喪,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稅。【註】稅,贈終服也。
又,叶大𤑔切,音耋。王筠詩:九沸翻成緩,六輔良爲切;烟霞幸易親,龜紐詎難稅。
考證
《詩・衞風》說于農郊。
謹照原文衞風改鄘風。
注解
〔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稅〕字拼音是sh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兌。
〔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uì] ⑴ 同“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輸芮切頁碼第230頁,第22字續丁孫
稅
異體税
租也。从禾兌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輸袂反頁碼第589頁,第5行,第1字述
租也。從禾、兌。
鍇注臣鍇按:《春秋公羊傳》曰:「稅畝者何?履畝而稅也。古者,什而稅,天下之中正也。」注:「履,踐案行之擇其善,畝穀最好者稅取之,度不足。」故履擇苗之善者,計其一畝之收數。《孟子》曰:「夏人百畝而有徹;殷人七十而取;周人什一而稅。莫善於稅,莫不善於徹。」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輸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04頁,第2字許惟賢第570頁,第11字
租也。从禾。兌聲。
段注輸芮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税,田租。字形采用“禾”作边旁,“兑”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形從禾,表示與稻禾相關;兌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書作稅。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