奩
意思解释
奩奁
lián基本解释
①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説文•竹部》:“籢,鏡籢也。”
②泛指盛放器物的匣子。《説苑•尊賢》:“臣笑臣隣之祠田也,以一奩飯、一壺酒、三鮒魚,祝曰:‘蟹堁者宜禾,洿邪者百車,傳之後世,洋洋有餘。’臣笑其賜鬼薄,而請之厚也。”
③古时盛放香炉的笼子。亦称“香笼”。《廣韻•鹽韻》:“匳,盛香器也。俗作奩。”
④嫁妆。《正字通•大部》:“今以物送女嫁曰妝奩。”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
彈棋始自魏宮內用妝奩戲。 凝走弄香奩,拔脫金屈戌。
妝奩(香奩。放梳妝用品的器具)
mirrored dressing case;
2.泛指盛放器物的匣子。
…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
一奩飯(一盒飯);茶奩(茶壺)
box;
3.陪嫁的衣物等 。
奩田(陪嫁的田產);奩匣(陪嫁的鏡匣);奩幣(陪嫁的財物);奩具(嫁妝);奩箱(嫁妝)
dowry;
国语辞典解释
奩奁
lián详细解释
名
1.盛装妇女梳妆用品的小匣子。
《后汉书 · 卷一〇 · 皇后纪上 · 光烈阴皇后纪》:“会毕,帝从席前伏御床,视太后镜奁中物,感动悲涕。”
粉奁。
2.女子陪嫁的衣物。
《清平山堂话本 · 快嘴李翠莲记》:“今朝随你写休书,搬去妆奁莫要怨。”
外语翻译
- lady's vanity case; trousseau
- Schatull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𡘋音簾 —— 藏香之器。一曰鏡匣。《後漢・皇后紀》:帝視太后鏡奩中物。今俗以嫁女之具曰妝奩。
义《說文》作籢,通作匳,別作匲𢅸𡙗。
注解
〔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奩〕字拼音是li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大、區。
〔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án] ⑴ 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説文•竹部》:“籢,鏡籢也。”⑵ 泛指盛放器物的匣子。《説苑•尊賢》:“臣笑臣隣之祠田也,以一奩飯、一壺酒、三鮒魚,祝曰:‘蟹堁者宜禾,洿邪者百車,傳之後世,洋洋有餘。’臣笑其賜鬼薄,而請之厚也。”⑶ 古时盛放香炉的笼子。亦称“香笼”。《廣韻•鹽韻》:“匳,盛香器也。俗作奩。”⑷ 嫁妆。《正字通•大部》:“今以物送女嫁曰妝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頁碼第143頁,第31字續丁孫
籢
鏡籢也。从竹斂聲。
附注徐鍇繫傳:「籢,斂也,所以收斂也。今俗作匳。」朱駿聲《通訓定聲》:「籢,字亦作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連監反頁碼第368頁,第1行,第2字述
鏡籢也。從竹斂聲。
鍇注臣鍇曰:「籢,斂也,所以收斂也。今俗作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771頁,第2字許惟賢第343頁,第12字
鏡籢也。
段注《玉篇》引《列女傳》曰:置鏡籢中。別作匳。俗作奩。《廣韵》云:盛香器也。
从竹。斂聲。
段注力鹽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