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
意思解释
誠诚
chéng基本解释
①真心真意。《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士感其誠,皆一當百。”
②真實無妄、忠實不欺。如:“誠摯”、“誠樸”。《管子•乘馬》:“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
③的確、確實。《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傳》:“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国语辞典解释
誠诚
chéng详细解释
名
◎真心真意。
《新唐书 · 卷一九二 · 忠义传中 · 张巡传》:“士感其诚,皆一当百。”
形
◎真实无妄、忠实不欺。
《管子 · 乘马》:“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
诚挚、诚朴。
副
◎的确、确实。
《史记 · 卷七八 · 春申君传》:“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
两岸词典解释
誠诚
chéng详细解释
1.真诚;真心实意。
诚信、诚恳、开诚布公。
2.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对事实的确认,相当于“的确”、“确实”、“果真”。
心悦诚服、诚惶诚恐、诚如他所说,这并非单纯的个人小事。
3.姓。
外语翻译
- sincere, honest; true, real
- aufrichtig (Adj), ehrlich (Adj), wahr
- en effet, vraiment, certainement, sincère, franc, honnêt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𡘋音成。《說文》:信也。《廣雅》:敬也。《增韻》:純也、無僞也、眞實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書・太甲》: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傳】言鬼神不係一人,能誠信者,則享其祀。眞德秀曰:唐虞時未有誠字,〈舜典〉允塞,卽誠之義;至伊尹吿太甲,始見誠字。《禮・樂記》:著誠去僞,禮之經也。《中庸》: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註】誠者,眞實無妄之謂。
义又,《玉篇》:審也。《禮・經解》: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註】誠,猶審也。或作成。
义又,郡名。《唐書・地理志》:悉州歸誠郡。
义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思誠州。
又,叶𨻰羊切,音嘗。韓愈〈歐陽生哀辭〉:哭泣無益兮,抑哀自彊;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誠。
注解
〔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誠〕字拼音是ché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成。
〔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g] ⑴ 真心真意。《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傳中•;張巡傳》:“士感其誠,皆一當百。”⑵ 真實無妄、忠實不欺。如:“誠摯”、“誠樸”。《管子•乘馬》:“故非誠賈,不得食于賈;非誠工,不得食于工。”⑶ 的確、確實。《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傳》:“於是黃歇乃說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氏征切頁碼第70頁,第21字續丁孫
誠
異體誠
信也。从言成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示征反頁碼第198頁,第5行,第2字述
信也。從言成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氏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367頁,第6字許惟賢第165頁,第10字
信也。从言。成聲。
段注氏征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