傖
亻部12画左右结构U+5096
国语辞典解释
傖伧
cāng详细解释
名
◎庸俗鄙贱的人。
清 · 刘献廷《广阳杂记 · 卷四》:“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
愚伧。
形
◎粗俗、粗鄙。
唐 · 刘禹锡《楚望赋》:“伧音俚态,幽怨委曲。”宋 · 苏轼《荆州》诗一〇首之五:“游人多问卜,伧叟尽携龟。”
外语翻译
- vulgar person, country man
- railler vulgairement, tourner en ridicul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𡘋音䚘 —— 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𤣥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 —— 傖囊,亂貌。
注解
〔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傖〕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āng、che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倉。
〔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en] ⑴ 均见“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