鏠
金部18画左右结构U+93E0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敷容切,音峰。《說文》:兵耑也。《史記・東方朔傳》:變詐鏠出,莫能窮者。
义又,旗名。《前漢・郊祀志》:爲泰乙鏠旗,命曰靈旗;爲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
义《說文》或作鋒。
注解
〔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鏠〕字拼音是f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逢。
〔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ēng] ⑴ 古同“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敷容切頁碼第468頁,第25字續丁孫
鏠
異體鋒
兵刃耑也。从金逢聲。
附注段玉裁注:「鏠,俗作鋒。」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甫蛩反頁碼第1097頁,第1行,第3字述
兵耑也。從金逢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敷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841頁,第5字許惟賢第1235頁,第8字
兵耑也。
段注兵械也。耑,物初生之題。引申爲凡物之顚與末。凡金器之尖曰鏠。俗作鋒。古亦作夆。山之顚曰夆。古無峯字。
从金。逢聲。
段注敷容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