𢽹
攵部12画左右结构U+22F79
意思解释
基本释义
𢽹
◎同“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眉殞切;《集韻》、《韻會》:美殞切,𡘋音愍 —— 彊也。
又,《集韻》:眉貧切,音珉。《玉篇》:勉也,同「暋」。
又,敷文切,音紛 —— 亂也。通作紛。
义《說文》从攴作
注解
〔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敃〕字拼音是m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民、攵。
〔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ǐn] ⑴ 强横;顽悍。⑵ 勉力;勉强。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眉殞切頁碼第99頁,第8字續丁孫
敯
異體𢾞、暋、𢽹
冒也。从攴昬聲。《周書》曰:「敯不畏死。」
附注鈕樹玉校錄:「《玉篇》、《廣韻》以暋為敃之重文,《五經文字》作暋,蓋避唐諱。」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眉引反頁碼第264頁,第3行,第1字述
冐也。從攴昬聲。《周書》曰:「敯不畏死。」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眉殞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502頁,第1字許惟賢第225頁,第1字
冒也。
段注今本《爾雅》。昏𢽹强也。《般庚》。不昏作勞。鄭注。昏讀爲𢽹。勉也。似鄭所據《爾雅》與今本亦不同。《康誥》。𢽹不畏死。《孟子》作閔。《立政》。其在受德𢽹。《心部》作忞。昏聲文聲同部。
从攴。昏聲。
段注眉殞切。十三部。按昏從氐省。不從民。凡昏旁作昬者誤。詳《日部》。
《周書》曰:𢽹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