跔
足部12画左右结构U+8DD4
意思解释
跔
jū基本解释
◎(腿脚)抽筋:“天寒足~。”
详细解释
动词
◎天寒筋脉抽搐,手足关节不能屈伸 跔,天寒足跔也。从足从句,会意。句亦声。——《说文》跔,天寒足跔。寒冻,手足跔不伸也。——《玉篇》师旷躅其足,太子问之,曰,天寒足跔。——《周书·太子晋》
twitch;
外语翻译
- numb feet; to limp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𡘋音拘。《說文》:天寒足跔也。《玉篇》:寒凍手足跔不伸也。
义又,《戰國策》:跿跔科頭。《史記・張儀傳》〔註〕:跳躍也。又,偏舉一足曰跿跔。
又,《集韻》:權俱切,音劬 —— 義同。或作跼。
又,《集韻》:顆羽切,音踽 —— 與䞤同。《類篇》:行貌。
注解
〔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跔〕字拼音是j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句。
〔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ū] ⑴ (腿脚)抽筋:“天寒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其俱切頁碼第62頁,第12字續丁孫
跔
天寒足跔也。从足句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于反反切卷于反頁碼第178頁,第3行,第1字述卷四
天寒足跔也。從足句聲。
鍇注臣鍇曰:「筋遇寒不舒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333頁,第4字許惟賢第150頁,第1字
天寒足跔也。
段注《周書》大子晉解。師曠東。躅其足。曰善哉善哉。大子曰:大師何舉足驟。師曠曰:天寒足跔。是以數也。此許所本。《莊子・音義》亦引《周書》天寒足跔。今本《周書》作足躅。誤也。跔者,句曲不伸之意。
从足。句聲。
段注其俱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