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駟的意思解释

馬部15画左右结构U+99DF

馬部

15画

5画

左右结构

CLG 86,COLG 98

SFWC

CULK

76300

U+99DF

121125444425351 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见“驷”。

国语辞典解释


详细解释

1.由四匹马拉驶的车子。

《文选 · 曹植 · 七启》:“驾超野之驷,乘追风之舆。”

2.马。

《墨子 · 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遇隙也。”《礼记 · 三年问》:“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

3.量词:(1) 古代计算四匹马所拉车辆的单位。相当于“輛”。《战国策 · 齐策四》:“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2) 古代计算马匹的单位。马四匹为一驷。《论语 · 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

4.姓。如汉代有驷钧。

驾、骑。

《楚辞 · 屈原 · 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文选 · 宋玉 · 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驷仓螭。”

两岸词典解释


详细解释

1.《书》古代指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也指四匹马拉的车。

驷马高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书》马。

下驷、良驷。

3.姓。

外语翻译


  • team of four horses
  • Stern (S)​, Si (Eig, Fam)
  • groupe de quatre cheveaux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𡘋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

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息七切,音悉 —— 義同。

考證

卷目:考證・亥集上 部首:馬部 )

《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云。

謹照所引王肅云云見鄘風干旄疏非小雅註。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注解

〔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駟〕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四

〔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ì] ⑴ 见“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上反切息利切頁碼323頁,第23

駟一乘也。从馬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九反切素次反頁碼796頁,第4行,第1

駟一乘也。從馬四聲。

鍇注臣鍇曰:「四馬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上反切息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59頁,第1許惟賢812頁,第2

駟一乘也。

段注《周禮・校人》。鄭司農注云:四匹爲乘。按乘者,覆也。車軛駕乎馬上曰乘。馬必四。故四馬爲一乘。不必巳駕者也。引伸之,凡物四曰乘。如乘矢,乘皮,乘韋,乘壺皆是。駟者,馬一乘之名。鄭淸人箋云:駟,四馬也。按詩言《四牡》,言《四騏》,言四驖,言四騵,言四駱,言四黃皆作四。下一字皆馬名也。言駟介,言俴駟皆作駟。謂有所以加乎駟者也。今詩作駟驖,駟騵。而干旄疏引《異義》、《公羊》隱元年疏,《說文》驖字下皆不誤。

从馬。四聲。

段注息利切。十五部。

字形解说

金文二例,前例作,由「馬」、「四」二字構成。從馬,示馬匹之義。從四,聲符,注明音讀。所從「四」,金文作,像四合五方之義,在六書中屬於指事。篆文作,乃之省易,假借為記數之(《文字析義》,P.823)。戰國文字二例,並承自金文。篆文承自金文第二例。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