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
国语辞典解释
馳驰
chí详细解释
动
1.车马疾走。
《诗经 · 鄘风 · 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庄子 · 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2.快跑。
三国蜀 · 诸葛亮《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奔驰。
3.追逐。
《左传 · 庄公十年》:“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4.向往。
《隋书 · 卷六三 · 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心驰神往。
5.传播、传扬。
《文选 · 孔稚珪 · 北山移文》:“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唐 · 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诗:“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
6.施展。
《文选 · 宋玉 · 神女赋 · 序》:“五色并驰,不可殚形。”
外语翻译
- go quickly or swiftly; hurry
- Geschwindigkeit (S), Tempo (S), schnell rennnen (V)
- galoper, passer à toute vitess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𧂓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正韻》:陳知切,𡘋音池。《玉篇》:走奔也。《廣韻》:馳騖也、疾驅也。《左傳・莊十年》:公將馳之。
义又,《玉篇》:天子道也。《正字通》:馳道,天子所行路,若今之中道。
义又,姓。《姓苑》:明馳九垓,仁壽縣舉人。
又,《集韻》:唐何切,音駝 —— 亦走也。
又,叶徒臥切,音隋。《詩・小雅》: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又,叶尺里切,音恥。劉向〈九歎〉: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又,叶直詈切,音滯。蔡邕〈彈棊賦〉:於是列象,彫華逞麗;豐腹斂邊,中隱四企;輕利調博,易使騁馳。
注解
〔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馳〕字拼音是c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也。
〔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í] ⑴ 車馬等奔跑,快跑⑵ 嚮往⑶ 傳播,傳揚⑷ 驅車馬追逐:“齊師敗績,公將~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直離切頁碼第324頁,第9字續丁孫
馳
大驅也。从馬也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陳知反頁碼第797頁,第7行,第2字述
大驅也。從馬也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直离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865頁,第1字許惟賢第815頁,第3字
大驅也。
段注詩每以馳驅並言。許穆夫人首言《載馳》載驅。下言驅馬悠悠。馳亦驅也。較大而疾耳。
从馬。也聲。
段注直离切。古音在十七部。
白话解释
驰,极力驱马疾行。字形采用“马”作边旁,“也”作声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