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袠的意思解释

衣部11画上中下结构U+88A0

衣部

11画

5画

上中下结构

YRWE 86,YTGE 98

YHOV

SMOR

00732

U+88A0

41311343534 点、横、撇、横、横、撇、点、撇、竖提、撇、捺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zhì

基本解释

同“帙”。《説文•巾部》:“帙,書衣也。袠,帙或从衣。”

口袋。《正字通•衣部》:“袠,囊也。”

捆紮,包裹。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引《蒼頡篇》:“袠,猶纏也。”

計算時間的單位。清阮元《疇人傳•西洋•默冬》:“古西法以二十八章歲為一袠。所謂袠者,日月之行俱終,而七曜亦盡也。”

十年。也作“秩”。宋王楙《野客叢書》卷十二:“以十年為一袠,其説見白樂天集中,詩云:‘年開第七袠,屈指幾多人?’是時六十三元日詩也。俗謂七十以上開為第八袠,蓋以十年為一袠爾。”

姓。《集韻•質韻》:“袠,姓。”

外语翻译


  • book cover; satchel or bag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

唐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𡘋音秩。說文》:書衣也。後漢・楊厚傳》:吾綈袠中,有先祖所傳祕記。江淹詩:開袠瑩所疑。

又,《禮・內則》:施縏袠。【疏】袠,刺也,以針刺袠而爲縏囊,故云縏袠也。又,《野客叢書》:白居易詩年開七袠,是以十年爲一袠。莊子・知北遊》:墮其天袠。

又,《類篇》:姓也。

韻會》作帙,亦作𧙍

注解

〔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袠〕字拼音是zhì,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衣、失

〔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同“帙”。《説文•巾部》:“帙,書衣也。袠,帙或从衣。”⑵ 口袋。《正字通•衣部》:“袠,囊也。”⑶ 捆紮,包裹。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引《蒼頡篇》:“袠,猶纏也。”⑷ 計算時間的單位。清阮元《疇人傳•西洋•默冬》:“古西法以二十八章歲為一袠。所謂袠者,日月之行俱終,而七曜亦盡也。”⑸ 十年。也作“秩”。宋王楙《野客叢書》卷十二:“以十年為一袠,其説見白樂天集中,詩云:‘年開第七袠,屈指幾多人?’是時六十三元日詩也。俗謂七十以上開為第八袠,蓋以十年為一袠爾。”⑹ 姓。《集韻•質韻》:“袠,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直質切頁碼253頁,第18

𢂮

異體

𢂮書衣也。从巾失聲。

異體

袠帙或从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遲匹反頁碼649頁,第4行,第2

袠書衣也。從巾失聲。

反切………頁碼649頁,第4行,第3

帙或從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直質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434頁,第5許惟賢628頁,第6

袠書衣也。

段注書衣謂用裹書者。亦謂之幒。陸德明𢰅《經典釋文》三十卷。合爲三袟。今人曰函。

从巾。失聲。

段注直質切。十二部。

帙或从衣。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