𪐄
黍部20画左右结构U+2A40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幷彌切;《集韻》:補弭切,𡘋音俾。《說文》:黍屬。又,《廣韻》:蒲賣切;《集韻》:旁卦切,𡘋音粺 —— 義同。
注解
〔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黍部。
〔𪐄〕字拼音是b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黍、卑。
〔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ǐ] ⑴ 黍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幷弭切頁碼第232頁,第2字續丁孫
𪐄
黍屬。从黍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邊弭反頁碼第594頁,第5行,第2字述
黍屬也。從黍𤰞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幷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317頁,第2字許惟賢第576頁,第1字
黍屬也。
段注禾之別爲稗。黍之屬爲𪐄。言別而屬見。言屬而別亦見。𪐄之於黍猶稗之於禾也。《九穀攷》曰:余目騐之。𥝩與穀皆如黍。農人謂之野稗。亦曰水稗。
从黍。卑聲。
段注幷弭切。十六部。篇,韵又皆平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