𪑝
黑部20画左右结构U+2A45D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于逼切;《集韻》:越逼切,𡘋音域。《說文》:羔裘之縫。
又,《廣韻》、《集韻》𡘋乙六切,音郁。又,《廣韻》:况逼切;《集韻》:忽域切,𡘋音洫 —— 義𡘋同。
义《六書正譌》:俗作緎,非。
注解
〔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黑部。
〔𪑝〕字拼音是y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黑、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于逼切頁碼第339頁,第30字續丁孫
𪑝
羔裘之縫。从𪐗或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于抑反頁碼第828頁,第7行,第2字述
羔裘之縫。從黑或聲。
鍇注臣鍇按:《詩》曰:「羔羊之𪑝。」以黑爲縫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于逼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954頁,第4字許惟賢第854頁,第9字
羔裘之縫也。
段注《召南》。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傳曰:革猶皮也。緎,縫也。許所據詩作𪑝。
从黑。或聲。
段注于逼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