㓃
冖部12画上下结构U+34C3
外语翻译
- (standard form of 蜌 詫) to sacrifice by pouring out a libation of win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當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都故切,𡘋音妬。《說文》:奠酒爵也。从冖,託聲。《周書》:王三宿三祭三㓃。【徐曰】奠,置也。言三進三祭三醊,置爵于地也。爵有冪,口冒之也。《今文尚書》作咤。《長箋》:《周書》三咤,當作㓃。
义《集韻》或作宅、詫。
又,《唐韻》、《集韻》𡘋陟駕切,音詫 —— 義同。
义《六書正譌》:今用吒,非。
注解
〔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冖部。
〔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uí、dù、zhà,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託。
〔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ù] ⑴ 祭祀時把酒灑在地上的儀式。《説文•冖部》:“㓃,奠爵酒也。……《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當故切頁碼第248頁,第26字續丁孫
㓃
奠爵酒也。从冖託聲。《周書》曰:「王三㝛三祭三㓃。」
附注段玉裁據《韻會》改「奠爵酒」為「奠酒爵」。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丁故反頁碼第638頁,第4行,第1字述
奠酒爵也。從冖託聲。《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是也。
鍇注臣鍇曰:「奠,置也。言三進三祭三醊,置爵於地也。爵有冪,冐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當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411頁,第1字許惟賢第618頁,第1字
奠酒爵也。
段注大徐作奠爵酒。今依《韵會》所據訂。《周書・顧命》曰:王三宿三祭三㓃。某氏注曰:酌者實三爵於王。王三進爵。三祭酒。三奠爵。丌部曰:奠,置也。
从冖。
段注《禮器》必有幂也。故从冖。
託聲。
段注當故切。五部。
《周書》曰:王三宿三祭三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