忦
忄部7画左右结构U+5FE6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集韻》:牛戒切,音𦗐。《說文》:憂也。
又,《集韻》:苦怪切,音蒯 —— 恨也。
又,居拜切,音戒 —— 憂懼也。
又,《類篇》:居太切,音蓋 —— 義同。
又,《玉篇》、《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𡘋音戛。《玉篇》:恨也。
义《集韻》:通作恝。
注解
〔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忦〕字拼音是ji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介。
〔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á] ⑴ 怨恨。⑵ 忧惧。⑶ 慬。⑷ 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五介切頁碼第356頁,第19字續丁孫
忦
憂也。从心介聲。
附注段玉裁注:「此與上介下心之字義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宜介反頁碼第865頁,第2行,第3字述
憂也。從心介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五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050頁,第5字許惟賢第896頁,第9字
𢝊也。从心。介聲。
段注此與上介下心之字義別。五介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