敒
攵部11画左右结构U+655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集韻》𡘋直刃切,音陣。《說文》:理也。《類篇》:治也。
又,《集韻》:升人切,音申 —— 義同。
又,《集韻》:癡隣切,音胂 —— 與伸同,申也、引戾也。
又,辰陵切,音承 —— 義同。
注解
〔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敒〕字拼音是shē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伸、攵。
〔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ēn] ⑴ 理;治。⑵ 古同“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直刃切頁碼第97頁,第24字續丁孫
敒
理也。从攴伸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式人反頁碼第261頁,第1行,第2字述
理也。從攴伸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直刄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492頁,第4字許惟賢第220頁,第7字
理也。從攴。伸聲。
段注直刄切。十二部。按直刄乃誤同敶音耳。《東京賦》。振天維。𢯼地絡。𢯼謂申布也。《玉篇》余忍切。𢯼當是敒之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