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
髟部18画上下结构U+9B03
意思解释
鬃
zōng基本解释
◎zōng ㄗㄨㄥˉ 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毛。~帚。~刷。红~烈马。
详细解释
名词
◎某些哺乳动物颈部周围生长的又长又密的毛。
鬃白似披梁苑雪,颈肥如扑 杏园花。
鬃帽(用马、猪等颈毛所制的帽子);马鬃;猪鬃。
mane; bristle;
外语翻译
- mane; neck bristles
- crinièr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藏宗切;《集韻》:徂宗切,𡘋音悰。《玉篇》:高髻也。
义又,《韻會》:馬鬃也。或作騣。
又,《廣韻》:士江切;《集韻》:鉏江切,𡘋音淙 —— 義同。
注解
〔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鬃〕字拼音是z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宗,五行属金。
〔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ōng] ⑴ zōng ㄗㄨㄥˉ 马、猪等畜类颈上的长毛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子𠦆切頁碼第325頁,第21字續丁孫
騣
馬鬣也。从馬㚇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