𩎑
意思解释
基本释义
𩎑
◎同“𩎈”。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借官切;《集韻》:祖官切,𡘋音鑽。《說文》:車衡三束也。曲轅𩎈縛,直轅𨏉縛。
又,《集韻》:徂丸切,音欑 —— 義同。或作𩎈、䡽。
注解
〔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𩎑〕字拼音是zu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借官切頁碼第84頁,第21字續丁孫
𩎑
車衡三束也。曲轅𩎈縛,直轅𨏉縛。从革爨聲。讀若《論語》「鑽燧」之「鑽」。
𩎈
異體𩍴
𩎑或从革、贊。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祖端反頁碼第233頁,第1行,第2字述
車衡三束也。曲轅𩎈縛,直轅䡞縛。從革爨聲。讀若《論語》「鑚燧」之鑚。
鍇注臣鍇曰:「乘車當中爲一曲轅木爲衡。又,縛軛於上,乗車別鑚孔縛之。大車雙直轅衡,執都縛之而已,不鑚也。」
反切………頁碼第233頁,第3行,第1字述
𩎑或從革、贊。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借官反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33頁,第1字許惟賢第195頁,第5字
車衡三束也。
段注當作車句衡五束也。《秦風》。五楘梁輈。毛曰:《小戎》,兵車也。五,五束也。楘,歷錄也。梁輈,輈上句衡也。一輈五束。束曰歷錄。句衡謂轅也。故下文言轅不言衡。
曲轅𩎑縛。直轅䡞縛。
段注曲轅謂兵車,乗車,田車。皆小車也。直轅謂牛車。所謂大車也。小車人所乗。欲其安。故暢轂梁輈。大車任載而已。故短轂直轅。曲轅車盡飾。𩎑之言欑也。以革縛之凡五。歷歷錄錄然。大鄭云:駟車之轅率尺所一縛是也。直轅車無飾。以革縛。不必五也。䡞之言䋰也。䋰,約也。
从革。爨聲。
段注借官反。十四部。
讀若《論語》鑽燧之鑽。
段注見《陽貨》篇。按《火部》無燧。
𩎑或从革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