毚
比部17画上下结构U+6BDA
外语翻译
- cunning; greedy; crafty
- listig
- rusé, roublard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士咸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咸切,𡘋音讒。《說文》:狡兔也。一曰兔之駿者。《詩・小雅》:躍躍毚兔,遇犬獲之。張衡〈西京賦〉:毚兔聮掾。
义又,檀名。〈孔子世家〉〔註〕:皇覽曰:孔子冢有毚檀之樹。《索隱》曰:毚檀,檀樹之別名也。
又,《集韻》:初銜切,音欃 —— 辰星別名。
义《集韻》:或从犬作㺥。
注解
〔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比部。
〔毚〕字拼音是ch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㲋、兔。
〔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n] ⑴ 狡猾⑵ 贪:“何~欲之有?”⑶ 古代农具;也作兵器,后作“鑱”。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士咸切頁碼第327頁,第19字續丁孫
毚
狡兔也,兔之駿者。从㲋、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九反切岑嵒反頁碼第804頁,第5行,第2字述
狡兔也,兔之駿者。從㲋、兔。
鍇注臣鍇曰:「《詩》曰:『趯趯毚兔。』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上反切士咸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887頁,第2字許惟賢第824頁,第6字
狡兔也。
段注《小雅・巧言》傳曰:毚兔,狡兔也。按狡者,少壯之意。
兔之駿者。
段注駿者,良才者也。
从㲋兔。
段注兔之大者,則爲㲋之類。士咸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