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薇的意思解释

艹部16画上下结构U+8587

艹部

16画

13画

上下结构

ATMT

THOK

EOQM

44248

5633

6217

U+8587

1223322521353134 横、竖、竖、撇、撇、竖、竖、竖折/竖弯、竖、横、撇、横折提、撇、横、撇、捺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wēi

基本解释

〔紫~〕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详细解释

名词

1.草名,又名“大巢菜” 。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Vicia sepium ),花紫红色,结寸许长扁荚,中有种子五六粒,可吃。又名“野豌豆”

而食之。 《史记 · 伯夷传》而食者。 明 · 顾炎武《复庵记》知君秉性甘蕨,暇日相思还杖藜。 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

薇藿(薇,菜名,又名野豌豆;藿为豆叶。指贫者所吃的食物)

bush vetch, hedge vetch;

2.指蔷薇。

碧脑浮冰,红染露。 宋 · 周密《天香》

rose;

国语辞典解释


wéi

详细解释

植物名。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叶由地下根茎丛生,叶上生孢子囊,幼嫩时可供食用,多生于山野向阳草地。

两岸词典解释


wéi

详细解释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蕨类。叶由地下根茎丛生,叶上生孢子囊,开青紫色花,蔓生。嫩叶、种子可食用亦可入药。

外语翻译


  • Osmunda regalis, a species of fern
  • Farnkraut (S)​, Wicke (S)
  • fèv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

唐韻》、《集韻》、《正韻𡘋無非切,音微。玉篇》:菜也。說文》:似藿菜之微者也。詩・召南》:言采其薇。儀禮・公食大夫禮》:鉶芼,牛藿,羊苦,豕薇皆有滑。

又,白薇,藥名。

又,蘼蕪,一名薇蕪。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花名。拾遺記》:元熙元年,詔民閒園囿皆植紫薇,以爲壓勝。唐書・百官志》:中書知制浩,開元號紫薇省。

又,薔薇,見薔字註。

又,《唐韻》:武悲切,音眉。爾雅・釋草》:薇垂水。【註】生於水邊。

又,薇銜,藥名。

集韻》或作

注解

〔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薇〕字拼音是wē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微,五行属

〔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ēi] ⑴ 〔紫~〕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通称“巢菜”、“大巢菜”、“野豌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無非切頁碼16頁,第29

薇菜也。似藿。从艸微聲。

𦵨

𦵨籀文薇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尾希反頁碼66頁,第2行,第2

𦵨菜也,似藿。從艸微聲。

鍇注臣鍇按:薇一云似大萍,或曰生山中。按:伯夷云:「登彼西山,采其薇矣。」則當似藿。

反切………頁碼66頁,第3行,第1

籒文薇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無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3頁,第2許惟賢40頁,第3

𦵨菜也。

段注見《毛傳》。

佀藿。

段注謂似豆葉也。陸璣《詩疏》曰:薇,山菜也。莖葉皆似小豆。蔓生。其味亦如小豆。藿可作羹。亦可生食。今官園種之。以供宗廟祭祀。項安世曰:薇,今之野豌豆也。蜀人謂之大巢菜。按今四川人掐豌豆媆梢食之。謂之豌豆顚顚。古之采於山者,野生者也。《釋艸》云垂水。薇之俗名耳。不當以生於水邊釋之。

从艸。微聲。

段注無非切。十五部。

籒文薇省。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