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釁的意思解释

酉部26画上下结构U+91C1

酉部

26画

18画

上下结构

WFMV 86,EMGV 98

HBMCH

NBOY

77227

U+91C1

32112512515114512535113453 撇、竖、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撇、捺、横折钩、撇

的笔顺

意思解释


xìn

基本解释

血祭。《説文•爨部》:“釁,血祭也。”

縫隙;裂痕。《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户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

過失;罪過。《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玉篇•爨部》:“釁,罪也。”

禍患;禍亂。《後漢書•隗囂傳論》:“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釁生。”

爭端;仇怨。《遼史•耶律合住等傳論》:“(劉)六符啓釁邀功,豈國家之利哉?”

徵兆;跡象。《玉篇•爨部》:“釁,兆也。”《國語•魯語上》:“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

獸類呼吸。《爾雅•釋獸》:“獸曰釁。”

塗;熏。《正字通•酉部》:“釁,塗也。”《字彙補•酉部》:“釁,薰也。”

奮動。《玉篇•爨部》:“釁,動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

離,遭遇。一說通“興”。興起。《國語•晋語九》:“昔先主文子少釁於難。”

姓。《正字通•酉部》:“釁,姓。周有釁夏。””

详细解释

1.會意。从爨省,爨( cuàn ),竈。從酉( yǒu ),與酒有關,表祭祀。分,表示分佈。合起來表殺牲以祭。本義: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殺牲,用其血塗於器物縫隙中來祭祀。

2.同本義。

,血祭也。 《說文》 《周禮 · 大祝》。注:「謂薦血也。」大師掌祈號祝。 《周禮 · 小祝》不以累臣鼓。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車甲而藏之府庫。 《禮記 · 樂記》將以鐘。 《孟子》鼓旗甲兵。 《呂氏春秋 · 慎大》桓公踐位,令社塞禱。 《管子 · 小問》。注:「殺牲以血澆落於社曰釁社。」縛之,殺以鼓。 《韓非子》

釁寶鎮及寶器;釁鐘;釁寶刀;釁社(殺牲取血以祭社神);釁鼓(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

sacrifice with blood;

3.塗。

比至,三、三浴之。 《國語》。韋昭注:「以香塗身曰釁。」

釁屍(古代喪禮以鬯酒塗屍);釁浴(用芳香塗身後沐浴以除穢惡。引申爲認真研究,用精取宏);釁鬯(塗屍的香酒)

smear;

名词

1.縫隙;裂痕。

會聞用師,觀而動。 《左傳 · 宣公十二年》。 孔穎達疏:「釁是間隙之名。今人謂瓦裂龜裂皆爲釁。」爲室三重,戶閉,塗必周。 《後漢書 · 律曆志上》

釁會(有釁可乘的時機)

crack;

2.禍患;禍亂。

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生。 《後漢書》

釁首(禍亂之首);釁逆(叛亂);釁辱(蒙禍受辱);釁累(禍患與事端的牽連);釁禍(禍亂)

calamity;

3.罪過。

門子弟不得居宿衛近侍之官。 《通志》

釁情(罪情,罪惡的用心);釁惡(罪惡);釁稔惡盈(罪大惡極);釁故(罪情,罪行)

crime;

4.過失。

人無焉,妖不自作。 《左傳 · 莊公十四年》

釁咎(過失,罪過);釁眚(過失);釁過(過失,罪);釁弊(缺失,弊端)

fault;

5.爭端。引起爭執的事端。

想此事大半由姚婆,毒謀出於 方賊,今已父子並誅,斬草除根,大仇已報,餘人無罪,不可妄及。 《石點頭》

邊釁;挑釁(藉端生事,企圖引起衝突或戰爭);尋釁

dispute; quarrel;

6.徵兆。

近覽劉氏傾覆之 《三國志》

釁兆(徵兆)

omen;

越南字释义

他( 宾格)。

国语辞典解释


xìn

详细解释

1.古代祭祀时,把牲畜的血涂在器皿上,用来祭祀神灵称为“釁”。

《孟子 · 梁惠王上》:“将以衅钟。”宋 · 陆游《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诗四首之二:“兽奔鸟散何劳逐,直斩单于衅宝刀。”

2.涂、熏。

《国语 · 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汉书 · 卷四八 · 贾谊传》:“豫让衅面吞炭。”

3.奋动。

《左传 · 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衅于勇。”

1.裂痕、缝隙。

《续汉书志 · 第一 · 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明 · 宋应星《天工开物 · 卷中 · 钟》:“若相承遇缓,则先入之质欲冻,后者不粘,衅所由生也。”

2.征兆、祸兆。

《国语 · 鲁语上》:“若鲍氏有衅,吾不图矣。”《三国志 · 卷五八 · 吴书 · 陆逊传》:“近览刘氏倾覆之衅。”

3.嫌隙、争端。

挑衅、寻衅。

4.过失、罪过。

《左传 · 庄公十四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5.姓。如春秋时鲁国有衅夏。

两岸词典解释


xìn

详细解释

1.古代祭祀时,用牲畜的血涂在新制器皿的缝隙。

衅钟、衅鼓。

2.嫌隙;争端。

挑衅、启衅、寻衅滋事。

3.《书》裂痕;缝隙。

涂衅必周(《续汉书志‧第一‧律历志上》)。

4.《书》灾祸。

若鲍氏有衅,吾不图矣(《国语‧鲁语上》)。

5.姓。

外语翻译


  • smear with blood in sacrifice; rift, quarrel
  • Xin (Eig, Fam)
  • bagarre, rixe, dispute, oint de sang (arch.)​, offrir du sang en sacrific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酉部 )

唐韻》:虛振切;《集韻》:許愼切;《韻會》:許刃切,𡘋興去聲。說文》:血祭也,象祭竈也。廣韻》:牲血塗器祭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大史釁龜筴。【疏】謂殺牲以血塗釁其龜及筴。又,〈雜記〉:成廟則釁之。【疏】謂宗廟初成,則殺牲取血以釁之,尊而神之也。史記・高祖紀》:祭蚩尤於沛庭而釁鼓。【註】釁,祭也,殺牲以血塗鼓曰釁。

又,罪也。左傳・宣十二年》:觀釁而動。【註】釁,罪也。

又,瑕也。左傳・桓八年》:讐有釁,不可失也。【註】釁,瑕隙也。史記・李斯傳》:成大功者,在因瑕釁而遂忍之。【註】《索隱》曰:言因諸侯有瑕釁,則忍心而剪除也。

又,兆也。〈魯語〉: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註】釁,兆也。陸機〈答賈長淵〉詩:天厭霸德,黃祚吿釁。

又,塗也。一曰熏也。〈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註】以香塗身曰釁。周禮・春官・肆師》:共其釁鬯。【註】以鬯塗尸,使之香美也。周禮・春官》: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註】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前漢・賈誼傳》:釁面吞炭。【註】漆面以易貌。一曰熏也,以毒熏入之。

又,動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註】釁,動也。

又,《爾雅・釋獸》:獸曰釁。【疏】獸之自奮迅動作名釁。

又,姓。正字通》:周有釁夏。

又,《正字通》:通作舋。韓非子》:既蓄王資,而承敵國之舋。前漢・高帝紀》:乗舋而運。

又,或作衅。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武庫。【註】衅,釁字也。包干戈以虎皮,明能以武服兵也。

又,或作興。禮・禮器》:既興器用幣。【註】興,當爲釁字之誤。

考證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酉部 )

《禮・樂記》車甲衅而藏之武庫。

謹照原文武庫改府庫。

注解

〔釁〕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酉部

〔釁〕字拼音是xì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酉、分

〔釁〕字造字法是會意。从爨省,爨( cuàn ),竈。從酉( yǒu ),與酒有關,表祭祀。分,表示分佈。合起來表殺牲以祭。本义是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殺牲,用其血塗於器物縫隙中來祭祀。

〔釁〕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ìn] ⑴ 血祭。《説文•爨部》:“釁,血祭也。”⑵ 縫隙;裂痕。《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為室三重,户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⑶ 過失;罪過。《左傳•莊公十四年》:“人無釁焉,妖不自作。”《玉篇•爨部》:“釁,罪也。”⑷ 禍患;禍亂。《後漢書•隗囂傳論》:“夫功全則譽顯,業謝則釁生。”⑸ 爭端;仇怨。《遼史•耶律合住等傳論》:“(劉)六符啓釁邀功,豈國家之利哉?”⑹ 徵兆;跡象。《玉篇•爨部》:“釁,兆也。”《國語•魯語上》:“若鮑氏有釁,吾不圖矣。”⑺ 獸類呼吸。《爾雅•釋獸》:“獸曰釁。”⑻ 塗;熏。《正字通•酉部》:“釁,塗也。”《字彙補•酉部》:“釁,薰也。”⑼ 奮動。《玉篇•爨部》:“釁,動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夫小人之性,釁於勇。”⑽ 離,遭遇。一說通“興”。興起。《國語•晋語九》:“昔先主文子少釁於難。”⑾ 姓。《正字通•酉部》:“釁,姓。周有釁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虛振切頁碼82頁,第8

釁血祭也。象祭竈也。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聲。

鉉注臣鉉等曰:分,布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許僅反頁碼229頁,第4行,第3

釁血祭也。象祭竈也,從爨省。酉,酉所以祭也。從分,分亦聲。

鍇注臣鍇曰:「酉,酒也;分,分牲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虛振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422頁,第3許惟賢190頁,第3

釁血祭也。

段注《周禮》大祝注云:隋釁謂薦血也。凡血祭曰釁。《孟子・梁惠王》趙注曰:新鑄鐘。殺牲以血塗其釁郤。因以祭之曰釁。《漢書・高帝紀》釁𡔷。應劭曰:釁,祭也。殺牲以血塗𡔷釁呼爲釁。呼同罅。按凡言釁廟,釁鐘,釁𡔷,釁寶鎭寶器,釁龜策,釁宗廟名器皆同。以血塗之因薦而祭之也。凡坼罅謂之釁。《方言》作璺。音問。以血血其坼罅亦曰釁。《樂記》作衅。

象祭𫁘也。从爨省。

段注𫁘亦血塗之。故從爨省。爨者𫁘也。

从酉。酉所㠯祭也。

段注酉者酒之省。

从分。

段注取血布散之意。

分亦聲。

段注分聲故釁或爲薰。如《齊語》三釁三浴。或爲三薰。呂覽湯得伊尹。釁以犧豭。《風俗通》作熏以萑葦。《漢書》豫讓釁面吞炭。顏云釁,熏也。皆是也。釁又讀爲徽。如《周禮》女巫鬯人注先鄭說是也。分聲讀徽。此卽煇旂人微韵之比。古音十三部。在問韵。今韵虛振切。非也。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