蟊
虫部17画上下结构U+87CA
意思解释
蟊
máo基本解释
◎吃苗根的害虫。~贼(喻坏人)。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
2.同本义。
蟊贼蟊疾。
蟊螟(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蟊疾(蟊虫为害)
insect destructive of the roots of rice seedlings;
3.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或事 。
蟊蜮(比喻恶人);蟊虿(比喻坏人);蟊食(比喻奸吏掠夺百姓财物)
pest;
外语翻译
- a fly which is used similarly to cantharides
- spanische Fliege
- mouche espagnole, larve mangeuse de grain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𧐘
《唐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𡘋音侔 —— 與蝥同。《說文》:𧖀蟊也㊟〔「𧖀」字當為「蠿」字形誤。《說文》本作:蠿蟊也〔參頁1030「𧓿」字注〕〕。
又,謨蓬切,音蒙 —— 龜兆氣不澤也。《書・洪範》:圛曰蟊。〇【按】《說文》蟊,莫浮切,𧖀蟊也㊟〔本作:蠿蟊也〕;蝥,莫交切,螌蝥也。二字音各別,然攷唐宋字書,蟊、蝥、𧎄音義相通,今以《唐韻》爲正。詳蝥字註。
考證
《書・洪範》圛曰蟊。
謹照正義引鄭王本,圛上增曰字。
注解
〔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蟊〕字拼音是m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矛、䖵,五行属水。
〔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máo] ⑴ 吃苗根的害虫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交切頁碼第447頁,第13字續丁孫
蟊
蠿蟊也。从䖵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交切頁碼第1053頁,第6行,第2字述
蠿蟊也。從䖵矛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交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697頁,第2字許惟賢第1174頁,第1字
蠿蟊也。从䖵。矛聲。
段注此字與《蟲部》食艸根者絕異。莫交切。古音謀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