㥵
忄部13画左右结构U+3975
意思解释
基本释义
㥵
◎同“慁”。
外语翻译
- (a variant of 慁) to dishonour; to disgrace; to distress, grief; shame; to disobey, to be anxious; to be apprehensive; to worry, to disturb or to agitate; to harass, confused and disorderly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义《集韻》同上(同「慁」)。
注解
〔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㥵〕字拼音是h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困切頁碼第356頁,第32字續丁孫
慁
異體㥵
憂也。从心圂聲。一曰擾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胡頓反頁碼第866頁,第1行,第1字述
憂也。從心圂聲。一曰擾。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曰:「主不慁賓。」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052頁,第6字許惟賢第897頁,第12字
𢝊也。
段注昭六年《左傳》曰:主不慁賓。杜云:慁,患也。
从心。圂聲。
段注胡困切。十三部。
一曰𢺕也。
段注《禮記・儒行》。不慁君王。《陸賈傳》。無久慁公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