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掏的意思解释

扌部11画左右结构U+638F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RQRM 86,RQTB 98

QPOU

DREZ

57020

2223

4445

U+638F

12135311252 横、竖钩、提、撇、横折钩、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tāo

基本解释

挖。~一个洞。

探取。~钱。~腰包。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手,匋( táo )声。本义:挖取。

2.同“搯”。挖取 。

掏炭(挖煤);掏个洞。

dig; hollow out;

3.探手取物 。

掏钱;掏口袋;掏麻雀窝。

pull out; fish out;

国语辞典解释


tāo

详细解释

1.伸进去拿。

掏名片、掏枪、掏钱。

2.从某个空间中取出东西。

掏腰包、掏耳朵。

3.挖。

掏个洞。

两岸词典解释


tāo

详细解释

1.以手或工具伸进物体内拿取东西。

掏枪、掏钱、掏名片、掏口袋。

2.挖掘。

掏耳朵、掏一个洞。

外语翻译


  • take out; pull out; clean out
  • herausziehen (aus der Tasche, - meist verwendet 掏出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

唐韻》、《集韻》、《韻會𡘋徒刀切,音桃 —— 擇也、抒也。

又,《集韻》:他刀切,音叨 —— 捾也。同「搯」。

注解

〔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掏〕字拼音是t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匋,五行属

〔掏〕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匋( táo )声。本义是挖取。

〔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āo] ⑴ 挖⑵ 探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土刀切頁碼401頁,第3

搯捾也。从手舀聲。《周書》曰:「師乃搯。」搯者,拔兵刃以習擊刺。《詩》曰:「左旋右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偷刀反頁碼964頁,第1行,第1

搯搯捾也。從手舀聲。《周書》曰:「師乃搯。」搯者,拔兵刃以習擊刺。《詩》曰:「左旋右搯。」

鍇注臣鍇曰:「今《詩》作『左旋右抽』。」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土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80頁,第4許惟賢1034頁,第4

搯捾也。

段注《魯語》。公父文伯母戒文伯之妾曰:無洵涕。無搯膺。韋注。搯,叩也。膺,胷也。按韋注卽俗所謂椎心。喪禮有擗拊心也。則叩胷亦未爲失。此正謂哀之甚。如欲挑出心肝者然。韋衹言其大致而已。今人俗語亦云搯出。《文選・長笛賦》。搯膺擗摽。李善引《國語》及韋注而云苦洽反。殊誤。苦洽切當是掐字。从臽聲。爪刺也。下引《魏書・程昱傳》。昱於魏武前忿爭。聲氣忿高。邊人掐之乃止。是則从臽之掐。於搯膺豪不相涉也。韓子文搯擢胃腎,亦是用搯膺字。《通俗文》。捾出曰掏。爪按曰掐。掏卽搯也。許不錄掐。

从手。舀聲。

段注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周書》曰:師乃搯。

段注《尙書・大誓》文。漢《大誓》有今文,古文之別。合於伏生二十八篇者,後得之《大誓》。今文也。馬鄭所注者,孔壁之《大誓》。古文也。《尙書大傳》。師乃慆。鄭云:慆,喜也。此今文《大誓》也。許所偁作師乃搯。此古文《大誓》也。如古文流爲雕,今文作流爲烏之比。詳《古文《尙書》撰異》。

搯者,㩅兵刃㠯習擊刺也。

段注㩅各本作拔。詩淸人《釋文》引作抽。今據正。此釋《大誓》搯字之義。以明與訓捾之搯不同也。凡《說文》旣說字義而引經又釋其義者,皆以明說經與說字不同。如圛訓回行,《商書》之曰圛則訓圛者𦫵雲半有半無。堲訓以土增大道,《唐書》之朕堲讒說殄行則訓堲疾惡也。𤊾訓火不明,《周書》之布重𤊾席則訓織蒻席也。此亦同此例。搯本訓捾,而《大誓》之搯訓抽兵刃以習擊刺。搯與抽同。於六書爲叚借。故必箸之。

詩曰:左旋右㩅。

段注左右當作𠂇又。㩅各本作搯。自陸氏作〈詩〉音義時巳誤。今正。此引《詩・鄭風》淸人文爲抽兵刃之證也。毛曰:右抽者,抽矢以䠶。箋云:御者習旋車。車右抽刃。引之證軍中有此儀。武王丙午逮師(逮作還者誤)。尙未渡孟津。故抽兵刃習擊刺。凡引經說字。不必見本字。如引突如其來如證不順忽出,引龍戰于野證陰極陽生,引先庚三日證庚更事也皆是此例。此又引抽證抽耳。若作右搯,則詩曰左旋右搯六字當在《周書》曰師乃搯之下。而今本爲不辭。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