飦
外语翻译
- well-boiled congee or gruel; thick, rich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集韻》:居言切,音犍 —— 同「䭈」,粥也。
义又,人名。《穆天子傳》:諸飦獻酒于天子。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諸延切,音旃 —— 與饘同。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 —— 燥飯。
注解
〔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食部。
〔飦〕字拼音是zhā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干。
〔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ān] ⑴ 古同“饘”:“~鬻之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諸延切頁碼第86頁,第19字續丁孫
𩱡
鬻也。从𩰲𠈉聲。
餰
異體𩜾
𩱡或从𠊊衍聲。
飦
或从干聲。
䭈
或从建聲。
附注徐鍇繫傳:「𩱡,此今饘字。」按:段注本作「从食,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六反切遮延反頁碼第238頁,第3行,第1字述
鬻也。從𩰲侃聲。
鍇注臣鍇曰:「此今饘字,《春秋左傳》曰:『饘於是鬻。』於是」
反切………頁碼第238頁,第3行,第2字述
𩱡或從食衍聲。
反切………頁碼第238頁,第4行,第1字述
𩱡或從食干聲。
反切………頁碼第238頁,第4行,第2字述
𩱡或從食建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諸延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445頁,第2字許惟賢第200頁,第12字
鬻也。从䰜。侃聲。
段注諸延切。十四部。按此當去䖍切。𩱡或作餰。猶愆作諐也。淺人謂卽饘字不分。故同切諸延耳。
𩱡或从食。衍聲。
段注《荀卿書》。酒醴餰鬻。《内則》曰:取稻米舉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爲酏。注。此《周禮》酏食也。此酏當從𩜾。《周禮・醢人》酏食注曰:酏,𩜾也。引《内則》取稻米云云:正作𩜾字。按襍問志曰:《内則》𩜾次糝。《周禮》酏次糝。酏在六飲中。不合在豆。且《内則》有𩜾無酏。《周禮》有酏無𩜾。明酏𩜾是一也。故破酏從𩜾也。據此則《内則》本作𩜾字。注中此酏當從𩜾。謂《周禮》此酏字當從《内則》作𩜾字。言此酏者,以別於六飲之酏也。今本《内則》作酏。淺人所改。
𩱡或从食。干聲。
段注《孟子》曰:飦粥之食。趙曰:飦,𩞁粥也。𩞁同糜。
𩱡或从食。建聲。
段注《韵會》引《左傳》注。䭈於是。鬻於是。今未詳所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