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喚的意思解释

口部12画左右结构U+559A

口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KQMD

RNBK

JRLG

67084

U+559A

251352534134 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撇、点、横、撇、捺

𡅱𡅻

的笔顺

意思解释


huàn

基本解释

同“唤”。

国语辞典解释


huàn

详细解释

1.喊、叫。

南朝宋 · 刘义庆《世说新语 ·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唐 · 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唤醒、呼唤、召唤。

2.招之使来。

南朝宋 · 刘义庆《世说新语 · 方正》:“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唐 · 杜甫《愁》诗:“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冷冷非世情。”

3.鸣。

唐 · 杜甫《白沙渡》诗:“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宋 · 陆游《细雨》诗:“美睡常嫌莺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两岸词典解释


huàn

详细解释

1.呼叫。

不闻爷娘唤女声、千呼万唤始出来。

2.叫做。

北方小里弄唤作胡同。

3.用以招引鸟兽或顾客的响器。

唤头。

外语翻译


  • call, summon; invite; be called
  • aufrufen, holen
  • appeler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𡘋音煥。說文》:呼也。王褒〈洞簫賦〉:哮呷𠯝喚。【註】大聲也。

又,韓愈〈贈同遊〉詩:喚起窻全曙。【註】黃庭堅云:喚起,禽名,聲如人,絡繹員轉淸亮,偏於春曉鳴,江南謂之春煥。復齋復錄》:予嘗讀唐顧渚山茶記曰:顧渚山中有鳥,如鸜鵒而色蒼,每至正二月作聲,曰春起也,三四月云春去也,採茶人呼爲煥春鳥。

說文》古通作奐,《玉篇》本作嚾,《集韻》亦作讙。

注解

〔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喚〕字拼音是h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奐

〔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àn] ⑴ 同“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呼貫切頁碼45頁,第22

喚𧦝也。从口奐聲。古通用奐。

附注鄭珍新附考:「《玉篇》『𡅽』注云:『與喚同。』《廣韻》『喚』重文作『𡅽』。知《說文》『𡅽,呼也』,即古呼喚字。徐氏殆未識也。謂『古通用奐』,無稽。」

白话解释

唤,呼叫。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奂”作声旁。古代“奂”与“唤”通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奐聲。從口,指發聲的部位;奐聲,表示音讀。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