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
意思解释
糕
gāo基本解释
◎用米粉或面粉搀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年~。蛋~。绿豆~。~点。~饼。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米,羔声。本义:用米粉、面粉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品) 同本义 。
蛋糕;糕点。
cakes;
外语翻译
- cakes, pastry
- Block (S), Kuchen (S, Es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集韻》:居勞切,音羔 —— 與餻同,糜也。《野客叢書》:劉夢得嘗作〈九日〉詩,欲用糕字,思六經中無此字,遂止。故宋景文〈九日〉詩曰:劉郎不肯題糕字,虛負人生一世豪。《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鄭箋】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也。《松漠紀聞》:金國重陽有寶階糕。
考證
《野客叢書》《周禮・天官・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鄭箋》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也。
謹照原文改:周禮籩人疏羞邊之實,糗餌粉餈。註餅之曰餈。疏今之餈糕,六經中未嘗無糕。
注解
〔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米部。
〔糕〕字拼音是g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米、羔,五行属木。
〔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gāo] ⑴ 用米粉或面粉搀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之若切頁碼第230頁,第6字續丁孫
䅵
禾皮也。从禾羔聲。
鉉注臣鉉等曰:羔聲不相近,未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眞若反頁碼第587頁,第6行,第1字述
禾皮。從禾,從羔聲。
鍇注臣鍇按:《吕氏春秋》「得時之禾,圜粒而薄䅵」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之若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300頁,第4字許惟賢第569頁,第4字
禾皮也。
段注禾皮者,禾稿之皮也。呂氏《春秋》曰:得時之麥。薄䅵而赤色。本謂稿皮。因以𧦝䅌皮。羔聲勺聲古音同在二部。故䅵音灼。下文曰禾若秧穰,曰把取禾若。若卽䅵。今音相近。又改其字耳。
从禾。羙聲。
段注之若切。古音在二部。平聲。按《春秋經》有禚字。齊地名。今《釋文》、《五經文字》皆作禚。从示。惟《玉篇・禾部》䅵下曰:又齊地名。而《示部》禚字在部末。孫強等所沾。然則希馮所據《春秋》字从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