簻
⺮部17画上下结构U+7C3B
意思解释
簻
zhuā基本解释
①马鞭子:“裁以当~便易持。”
②乐管。
详细解释
名词
1.马鞭。
裁以当簻便易持。
whip;
2.乐管。
簻,管也,古人谓乐之管为簻。故潘岳《笙赋》云:“脩簻内辟,余箫外逶。”
wind musical instrument;
外语翻译
- empty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𡘋音撾。《說文》:箠也。馬融〈長笛賦〉:裁以當簻,便易持。【註】簻,策也。麤者曰簻,細者曰枚。
又,《廣韻》、《集韻》𡘋苦禾切,音科 —— 與薖同,草也。又,寬大貌。一曰飢意。
注解
〔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簻〕字拼音是zhu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過。
〔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uā] ⑴ 马鞭子:“裁以当~便易持。”⑵ 乐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頁碼第145頁,第7字續丁孫
𥬲
箠也。从竹朵聲。
附注段玉裁注:「𥬲、檛古今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謫瓜反頁碼第371頁,第6行,第2字述
箠也。從竹朵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陟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781頁,第5字許惟賢第348頁,第8字
箠也。
段注𥬸檛古今字。亦作簻。《左傳》。繞朝贈之以策。杜預曰:馬檛也。檛婦翁字本从木。後人又改从手。
从竹。朵聲。
段注陟瓜切。古音在十七部。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