𧰲
豕部11画上下结构U+27C3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唐韻》、《集韻》𡘋式視切,音矢。《說文》:豕也。
又,《廣韻》:尺氏切,侈上聲 —— 義同。或省作彖。
义《六書故》:𧰲與彖一字。《說文》分爲二,非。
注解
〔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豕部。
〔𧰲〕字拼音是ch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彑、豕。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式視切頁碼第316頁,第15字續丁孫
𧰲
豕也。从彑从豕。讀若弛。
附注王筠釋例:「𧰲字疑即豕字重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書爾反頁碼第785頁,第1行,第2字述
豕也。從彑,從豕。讀若弛。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式視切古音第十六~十七部頁碼第1824頁,第3字許惟賢第797頁,第6字
豕也。从彑。从豕。讀若弛。
段注式視切。按古音在十六十七部閒。《廣韵》尺氏切。是也。蠡从䖵,彖聲。㥟从心,彖聲。古音皆在十六部。今韵蠡入薺,㥟入佳皆不誤。而字形从彖則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