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
意思解释
竊窃
qiè基本解释
①偷盜。偷~。~取。
②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位。~奪。
③私自,暗中。~笑。~聽。
④謙辭,指自己。~謂。~以爲可行。
详细解释
動
1.形聲。从穴、米,禼( xiè )聲。指小偷小摸偷別人家米旳行爲,用禼標聲,是形聲字。
2.同本義。
竊,盜自穴中出曰竊。 敝輿而欲竊之。 凡竊木者有刑罰。 小臣竊。 相竊妻妾。 乃攘竊神祗之犧牲牲用。 奸臣竊命。
竊窺(偷看);失竊(財物被人偷走);偷竊(盜竊。用不合法的手段祕密取得);竊寶;竊鐵(偷取斧鉞);竊藥(偷藥);竊食(偷吃)
steal;
3.篡奪。指非其有而取之;不當受而受之。
雖賞之不竊,其竊位者與。 竊比於我老彭。竊國者爲諸侯。
竊譽(竊取聲名);竊政(竊取政權);竊食(竊取俸祿);竊柄(竊奪權柄);剽竊(抄襲竊取)
usurp;
4.侵害;危害 。
竊肆(侵犯騷擾,橫行無忌);竊犯(侵犯);竊攘(侵犯)
encroach on; endanger;
代词
◎用作表示自己的謙詞 竊愛憐之。——《觸讋說趙太后》 又
竊以爲。
I;
副词
1.私下;私自。多用作謙詞。
竊自恕。 竊愛憐之。竊以爲媼。竊以爲與君實遊。
竊念(私下想念。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辭);竊惟(私下思惟);竊比(謙詞。私自比擬);竊言(私下談論);竊庇(私下包庇);竊竊(暗中;偷偷地);竊議(私下議論;私自評論)
in private; secretly;
2.偷偷地。
竊罵侯生。 窺父不在,竊發盆。
名词
◎盜賊 豈不聞背主作竊,不可定期?——《三國演義》 邊竟有人焉,其名爲竊。——《莊子》。成玄英疏:“竊,賊也。” 又
竊乞(盜賊和乞丐)
thief;
国语辞典解释
竊窃
qiè详细解释
动
◎盗取、偷。
《周礼 · 地官 · 山虞》:“凡窃木者有刑罚。”《庄子 · 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窃取。
副
1.私下。用来谦指自己见解的不确定。
《论语 ·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战国策 · 赵策四》:“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2.偷偷的。
《史记 · 卷六五 · 孙子吴起传》:“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聊斋志异 · 卷一 · 王成》:“传闻葛价翔贵,心窃喜。”
窃听、暗自窃笑。
两岸词典解释
竊窃
qiè详细解释
1.偷。
窃贼、盗窃、剽窃、鼠窃狗偷。
2.偷东西的人。
惯窃。
3.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窃夺、窃据、窃国大盗、窃据要津。
4.偷偷地;背地里。
窃笑、窃听、窃自欢喜。
5.《书》表示自谦,含有私下或私自认为的意思。
窃闻、窃以为不然。
外语翻译
-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
- etw stehlen (V), verstohlen, heimlich (Adj)
- secrètement, voler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𢿝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千結切,音切 —— 盜也。《集韻》:盜自中出曰竊。《書・微子》:殷民攘竊神祇之犧牷牲。【傳】往盜曰竊。《春秋・定八年》:盜竊寶玉大弓。《史記・叔孫通傳》:䑕竊狗盜。《博雅》:竊,取也。
义又,私也。《論語》:竊比於我老彭。《孟子》:竊負而逃。《前漢・公孫弘傳》:尚竊遲之。
义又,非所據而據亦曰竊。《論語》: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疏】知賢不舉,偸安於位,故曰竊位。
义又,竊竊,猶察察。《莊子・齊物論》:竊竊然知之。【註】猶察察也。
义又,鳥名。《爾雅・釋鳥》:桑鳸,竊脂。【疏】桑鳸一名竊脂,好盜脂膏,因名。
义又,淺也。《轉注古音略》:竊,卽古淺字。九扈中,竊𤣥,淺黑也;竊藍,淺靑也;竊黃,淺黃也;竊丹,淺赤也 —— 四色皆具,則竊脂亦淺白也。《爾雅・釋獸》:虎竊毛謂之虦貓。【疏】虎之淺毛者,別名虦貓。
又,叶七計切,音砌。王筠詩:寶地恣憑陵,神樂忽侵竊;猛將窮奮擊,勇夫貪搏噬。
注解
〔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竊〕字拼音是q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釆、𥜽。
〔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è] ⑴ 偷盜⑵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⑶ 私自,暗中⑷ 謙辭,指自己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千結切頁碼第233頁,第37字續丁孫
𥩓
異體竊
盜自中出曰竊。从穴从米,禼、廿皆聲。廿,古文疾。禼,古文偰。
附注段玉裁注:「米自穴出,此盜自中出之象也,會意……一字有以二字形聲者。」按:「𥩓」,隸變作「竊」。
蔣注案:竊字从釆,不从米,與篆書字形不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七屑反頁碼第599頁,第5行,第1字述
盜自中出曰竊。從穴、米,禼、廿皆聲也。廿,古文疾字;禼,偰字也。
鍇注臣鍇按:《春秋左傳》曰:「在外爲姦;在内爲宄。」宄從穴,竊從穴,彌小所謂鼠竊狗盜也。此形聲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千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32頁,第2字許惟賢第582頁,第5字
盜自中出曰竊。
段注小徐曰:所謂亂在內爲宄也。按《春秋》曰:盜竊寶玉大弓。盜自中出也。《虎部》曰:竊,淺也。此於雙聲曡韵得之。
从穴米。
段注米自穴出。此盜自中出之象也。會意。
禼廿皆聲也。
段注一字有以二字形聲者。千結切。十五部。
廿,古文疾。
段注童下亦曰廿,古文以爲疾。云以爲則本訓二十幷。古文叚借以爲疾字也。𤕫部疾下列古文。仍與小篆不別。葢轉寫之誤。
禼,偰字也。
段注大徐作古文偰。按《禸部》禼,蟲也。讀與偰同。是則音同而義異也。此云偰字者,葢古文叚借以禼爲偰。猶見於《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