崕
山部11画左右结构U+5D15
外语翻译
- cliff, precipice; precipitou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集韻》:魚羈切,音宜 —— 崎崕,石危貌。
《正字通》同「崖」。崖亦有宜音,誤分爲二。
注解
〔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崕〕字拼音是y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厓。
〔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á] ⑴ 同“崖”。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五佳切頁碼第308頁,第2字續丁孫
崖
異體崕
高邊也。从屵圭聲。
附注饒炯以為屵、厂為一字重文,崖、厓也當為一字。崖、厓音同,古籍多通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五佳反頁碼第765頁,第3行,第2字述
高邊也。從屵圭聲。
鍇注臣鍇曰:「水邊地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五佳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766頁,第1字許惟賢第773頁,第1字
高邊也。
段注《辵部》曰:邊,行垂崖也。《土部》曰:垂者,遠邊也。按垂爲遠邊。崖爲高邊。邊之義謂行於此二者,此二者因名邊矣。其字从屵也。故爲高邊。
从屵。圭聲。
段注五佳切。十六部。此與《厂部》之厓義別。
白话解释
崖,高耸的河岸。字形采用“屵”作边旁,“圭”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從屵、圭聲。從「屵」表示高高的邊岸,「圭」聲用來標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