𧇄
虍部14画半包围结构U+271C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古文: 𤴅
《集韻》:龍都切,音盧 —— 與罏、𤮧同,𦉈也。
义《唐韻》作𧇏。
注解
〔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虍部。
〔𧇄〕字拼音是lú,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虍、甾。
〔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ú] ⑴ 同“𧆣”。盛饭的器皿。《廣韻•模韻》:“𧇄,飯器。《説文》曰:‘缻也。’”按:今《説文》作“𦉈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洛乎切頁碼第426頁,第7字續丁孫
𧇄
異體𧆣、𧆭、𧆨
𦉈也。从甾虍聲。讀若盧同。
𤴅
異體𧈕
篆文𧇄。
罏
籒文𧇄。
附注段玉裁注本作「从凷,虍聲」。徐灝箋:「𧆣、盧古今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論孤反頁碼第1016頁,第4行,第1字述
甀也。從甾虍聲。讀若盧同。
鍇注臣鍇曰:「盧字從此。」
反切………頁碼第1016頁,第4行,第2字述
籒文𧇄如此。
反切………頁碼第1016頁,第4行,第3字述
篆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洛乎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549頁,第1字許惟賢第1107頁,第6字
𦉈也。
段注𦉈者,小口罌也。
从𠙹虍聲。讀若盧同。
段注洛乎切。五部。
籒文𧆭如此。
段注缶𠙹一也。
篆文。
段注按𧈕與𧆭二體必當互易。淺人所改也。𧆭必古文。故盧以爲聲。且二字皆从𠙹。無庸用先古後篆之例。故二體當互易。而𧆭下應曰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