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字典 >

虙的意思解释

虍部11画半包围结构U+8659

虍部

11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HANT 86,HNTE 98

YPPH

IHWM

21234

U+8659

21531545434 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点、斜钩、点、撇、点

的组词的笔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姓。

外语翻译


  • Fu (Eig, Fam)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虍部 )

唐韻》、《集韻》、《韻會𡘋房六切,音服。說文》:虎貌。

又,《廣韻》:古與伏通。正韻》:虙犧氏,以能馴虙犧牲也。

又,與宓通。顏氏家訓》:孔子弟子虙子賤爲單父宰,卽虙犧之後。俗字亦爲宓。今兗州永昌郡舊單父地是也,東門有子賤𥓓,漢世所立,乃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乃知虙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爲宓。前漢・司馬相如傳》:靑琴虙𡚱之徒。【師古註】虙與伏字同,字本作虙也。

注解

〔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虍部

〔虙〕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虍、必

〔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ú] ⑴ 姓。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房六切頁碼155頁,第9

虙虎皃。从虍必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伐六反頁碼394頁,第1行,第1

虙虎皃也。從虍必聲。

鍇注臣鍇曰:「古者或用爲伏羲之伏字,又洛水之神曰虙妃,一云虙羲氏之女也。今人音爲宓妃,誤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房六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834頁,第1許惟賢370頁,第1

虙虎皃。

段注古伏羲字作虙。《五經文字》引《論語・釋文》云:宓子賤姓虙。文字譌舛。轉而爲宓。故濟南伏生稱子賤之後也。

从虍。必聲。

段注房六切。按古音在十二部。讀如密。《顏氏家訓》云:張揖,孟康皆云虙伏古今字。而皇甫謐《帝王世紀》云:伏羲或謂之宓羲。案諸經,史,緯,𠊱。遂無宓羲之號。虙宓二字下俱爲必。是以誤耳。孔子弟子虙子賤。卽虙羲之後。俗字亦爲宓。今兖州永昌郡城東門子賤碑。漢世所立。云濟南伏生卽子賤之後。是虙之與伏古來通字。誤以爲宓。較可知矣。顏語謂虙音房六切。與伏音同。而宓音綿一切。與虙音殊。故謂宓羲宓子賤皆誤字。不知虙宓古音正同。故虙羲或作宓羲。其爲伏羲者。如《毛詩》苾字,《韓詩》作馥。語之轉也。宓子賤之當爲虙子賤。則出黃門肊測。而陸氏《釋文》,張氏《五經文字》從之。葢古未有作虙子賤者。若論其同从必聲。則作虙子賤亦無不可。

©2025 在线词典网[www.zxcidian.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成语、字典在线查询网站,本站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