𦌾
罒部24画上下结构U+2633E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古縣切;《集韻》:扃縣切,𡘋音睊。《說文》:罔也。一曰綰也。《類篇》與罥、羂同。
注解
〔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网部。
〔𦌾〕字拼音是ju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罒、繯。
〔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àn] ⑴ 同“罥”。《説文•网部》:“𦌾,网也。从网繯,繯亦聲。一曰綰也。”徐鍇繫傳:“𦌾,今人多作罥”《子華子•陽城胥渠問》:“陸有羅罝,水有網罟,而飛羽伏麟,無以幸其生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眩切頁碼第250頁,第10字續丁孫
𦍆
異體𦍃、𦌾、𦌾
网也。从网、𦇏,𦇏亦聲。一曰綰也。
附注徐鍇繫傳:「今人多作罥字。」段玉裁注:「𦍆网主於圍繞,故从𦇏。」王筠句讀:「字或作羂,省作罥,亦借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迥茜反頁碼第642頁,第2行,第2字述
网也。從网、繯,繯亦聲也。一曰綰也。
鍇注臣鍇曰:「今人多作罥字。」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古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417頁,第8字許惟賢第620頁,第11字
网也。
段注网之一也。
从网𦇏。
段注會意。《糸部》曰:繯,落也。落者,今之包絡字。𦌾网主於圍繞。故从𦇏。
𦇏亦聲。
段注古眩切。十四部。俗作罥。
一曰綰也。
段注此別一義。《糸部》綰下曰:絹也。絹卽𦇏字。俗書叚借也。《周禮》冥氏注曰:弧張罿罦之屬。所以扃絹禽獸。翨氏注曰:置其所食之物於絹中。鳥來下則掎其腳。亦皆假絹爲𦌾。綰之言絆也。下文云𦌔者𦌾獸足。是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