躡
国语辞典解释
躡蹑
niè详细解释
动
1.踩踏。
《史记 · 卷九二 · 淮阴侯传》:“张良、陈平蹑汉王足。”《聊斋志异 · 卷一 · 青凤》:“生隐蹑莲钩,女急敛足,亦无愠怒。”
2.登上。
《文选 · 左思 · 咏史诗八首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汉书 · 卷八七 · 扬雄传上》:“梁弱水之濎濴兮,蹑不周之逶蛇。”
3.放轻脚步行走。
《程乙本红楼梦 · 第四四回》:“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便蹑脚儿走了。”
蹑手蹑脚。
4.追随、跟踪。
《三国志 · 卷五八 · 吴书 · 陆逊传》:“抗使轻兵蹑之。”《聊斋志异 · 卷四 · 胡四相公》:“忽一少年骑青驹,蹑其后。”
蹑踪。
5.穿著。
宋 · 司马光《训俭示康》:“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屦。”
名
◎古代织布机的踏板。
晋 · 傅玄《马先生传》:“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两岸词典解释
躡蹑
niè详细解释
1.放轻(脚步)。
蹑手蹑脚、蹑著脚走来。
2.《书》轻踩;登上。
陈平蹑汉王足(《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世胄蹑高位(《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
3.《书》追随;跟踪。
蹑迹、蹑踪。
外语翻译
- tread, step on; follow, track
- Tritt, Schritt , leise gehen (V), treten, zertreten (V)
- marcher à pas feutrés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正文
《廣韻》、《正韻》:尼輒切;《集韻》、《韻會》:昵輒切,𡘋音聶。《說文》:蹈也。揚子《方言》:躡,登也。《釋名》:躡,攝也 —— 登其上使攝服也。《博雅》:履也。又,急也。《史記・秦始皇紀》:躡足行伍之閒。
注解
〔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躡〕字拼音是n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聶。
〔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见“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尼輒切頁碼第61頁,第2字續丁孫
躡
蹈也。从足聶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佞懾反頁碼第174頁,第6行,第2字述
蹈也。從足聶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尼輒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326頁,第3字許惟賢第146頁,第7字
蹈也。
段注《史記》。張良,陳平躡漢王足是也。《耤田賦》注引《說文》。躡,追也。不同。
从足。聶聲。
段注尼輒切。八部。
白话解释
蹑,轻踏。字形采用“足”作边旁,采用“聶”作声旁。